[發明專利]一種酥脆羅非魚中椎骨休閑食品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9062.2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9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曾慶孝;朱志偉;邱志超;張方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325 | 分類號: | A23L1/32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酥脆 羅非魚 椎骨 休閑 食品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羅非魚片加下腳料中椎骨為原料制作出質地酥脆、風味良 好的休閑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羅非魚生產大國,約占全球總產量一半。羅非魚除部分鮮品銷售 外,加工成凍魚片出口歐美國家。在羅非魚片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下腳料 約占魚重的60%以上,其中羅非魚中椎骨魚排約占15%。這些下腳料大部分被 當作廉價飼料,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若將其經過深加工, 使之能為人所食用,則能實現的魚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對魚加工副產物綜合 利用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市面上已見少量魚骨休閑食品,多為其他魚骨加工產品,原料資 源有限,難以實現集約化生產,且不同魚種中椎骨物性差異較大,加工技術 明顯不同。例如,若以單純高溫蒸煮(120-130℃)處理軟化安康魚骨,只需 20-30min即可,但對羅非魚骨,保溫時間需要1.5-2.5小時才能使魚骨基本軟 化。本發明以大量的羅非魚加工下腳料為原料,開發休閑食品。同時提出一 種高溫泡酸處理方式以加速軟化魚骨,并利用干制調味復合處理方法改善產 品的風味。利用本方法制備的休閑魚骨食品,方法可行,效率較高,產品質 量穩定,對實現羅非魚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很有意義,且產品口感酥脆、 外觀誘人,風味良好,將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目前,國內已報道了一些其它種類的魚骨食品的加工工藝。
遲玉森等(馬哈魚骨制取天然補鈣食品真珠鈣的研究[J].食品科 技,1999,(4):17-19)敘述了以馬哈魚中柱骨為原料,經酥制、脫腥、調味、掛 糖處理后,制取保持魚骨特有形狀、光澤亮麗、形似珍珠、入口酥脆酸甜、天 然活性鈣含量豐富的兒童補鈣食品的方法。該方法制作的成品不僅口感好, 而且外觀及色澤亮麗悅目,有機鈣、磷比含量合適,是兒童理想的補鈣食品。
劉焱等(香酥魚骨的加工工藝探討[J].中國水產,2005(5):68-71)以 草魚脊椎骨為原料,經過漂洗、瀝干、稱重、拌料調味、高溫蒸煮軟化,烘 干、油炸、裹料、包裝、封口、殺菌制備香酥草魚骨產品,產品在色香味和 保質期方面都有比較理想的效果。
李娟等(魚骨休閑食品去腥工藝和加工方法[J].食品與發酵工 業,2008,(1):93-96)利用去腥劑對斑點叉尾鮰魚骨去腥,同時研究魚骨休閑食 品的加工方法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以氣味、色澤和味道為感官評價指標,采用 均勻實驗設計方法優化去腥劑配方;以脆度和色差為指標,對比油炸、烘干、 微波、高壓蒸煮、高壓蒸煮與微波聯合5種加工方法,尋找最佳熟化方法。實 驗結果表明:采用濃度各為0.2g/L的紅茶與CaCl2的復合去腥劑,干30℃浸泡 魚骨180min,魚骨與去腥液的質量比為1∶10可以達到最好的去腥效果。采用 0.15MPa下蒸煮5min,微波功率為中火462W處理1min的高壓蒸煮與微波 聯合的加工方式,可使產品的脆度和色澤達到最佳。
在上述魚骨加工的工藝路線中,通常主要以單純高溫蒸煮的方式實現魚 骨軟化;也采用高壓蒸煮與微波聯合的加工方式來實現魚骨的軟化酥化,但 額外增加的了設備的成本投入。本發明提供一種更高效的軟化酥化羅非魚骨 的加工方式,并縮短羅非魚骨的軟化酥化處理過程中的時間和降低處理成本, 并保證穩定的產品質量,使羅非魚骨排食品的生產可行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酥脆羅非魚 中椎骨休閑食品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酥脆羅非魚中椎骨休閑食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羅非魚片加工下腳料魚排為原料,先除去魚骨背、腹、尾鰭,于 95-100℃水中熱燙2-4min以使殘肉容易分離,得到中椎骨;
(2)將中椎骨置于80-90℃下烘30-40min除去中椎骨中大部分水分;將 中椎骨以1∶2.5~3的料液質量比完全浸泡在醋酸質量濃度為3%-12%的食 醋中,120-130℃,蒸煮壓力:0.20-0.27MPa,保溫15-60min,使中椎骨軟化; 再將中椎骨以料液質量比為1∶50~100置于質量濃度0.05%~0.1%碳酸鈉 溶液中進行常溫浸泡6-8h,每3-4h換液一次,以脫出殘留醋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90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