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刻蝕柵極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30254.7 | 申請日: | 201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94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新鵬;黃怡;孟曉瑩;沈滿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28 | 分類號: | H01L2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崢;王麗琴 |
| 地址: | 20120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刻蝕 柵極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半導體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刻蝕柵極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伴隨著半導體制造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半導體器件為了達到更快的運算速度、更大的數(shù)據(jù)存儲量以及更多的功能,晶片朝向更高的元件密度、高集成度方向發(fā)展,半導體器件的柵極變得越來越細且長度變得較以往更短。那么,對柵極尺寸的精確控制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柵極前端與前端之間的距離也需要準確控制。如圖3a所示,在Y軸方向上,兩個長條狀的柵極之間的距離,由雙向箭頭標示,為柵極前端與前端之間的距離。
多晶硅是制造柵極的優(yōu)選材料,其具有特殊的耐熱性以及較高的刻蝕成圖精確性?,F(xiàn)有技術中刻蝕形成多晶硅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首先需在半導體襯底100上生成柵極氧化層110,然后在柵極氧化層110上依次沉積多晶硅層120、接觸氧化層130,隨后涂布具有流動性的有機底部抗反射層(BARC)140和光阻膠150。其中,接觸氧化層130用于減少對多晶硅層進行摻雜時,離子對多晶硅層的損傷。BARC140用于在光阻膠曝光顯影時,增加光阻膠的抗反射系數(shù),更為有效地曝光顯影定義柵極的位置。
步驟12、曝光顯影光阻膠。即圖案化光阻膠150,定義出柵極的位置。
步驟13、BARC刻蝕。以圖案化的光阻膠為掩膜,對BARC進行刻蝕。一般采用含氟的氣體,例如四氟化碳(CF4)干法刻蝕BARC。該步驟中刻蝕反應腔內壓力為4毫托(mt);源功率為350瓦;偏置功率為100瓦;刻蝕氣體CF4的流量為25標準立方厘米每分鐘(sccm)。
步驟14、以刻蝕后的光阻膠150和BARC層140為掩膜依次刻蝕接觸氧化層130、多晶硅層120,形成柵極,如圖1所示。圖1為形成柵極的結構示意圖。
在同一晶片(wafer)上,從單線(Iso)處到密線(Dense)處,柵極與柵極之間的間距是逐漸減小的。Iso處和Dense處的區(qū)別是指wafer上圖案分布的密度不同。具體地,如圖3a所示,在X軸方向上,兩個長條狀的柵極之間的距離,在Iso處的柵極間距比較寬,而在Dense處的柵極間距相對比較窄。采用含氟氣體進行BARC刻蝕時,同時會消耗BARC表面的光阻膠,產生聚合物(polymer)附著在柵極側壁,在Iso處,柵極間距較寬,產生的polymer對柵極側壁形成的保護相對較少,所以在以刻蝕后的光阻膠和BARC層為掩膜刻蝕柵氧化層和多晶硅層形成柵極時,所形成的Iso處的柵極尺寸比Dense處的柵極尺寸要小很多,因此Iso處和Dense處的柵極尺寸差異較大,達不到相同的尺寸,就會導致生產出的器件性能降低。
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含氟氣體進行BARC刻蝕,使得柵極前端與前端(head?to?head)之間的距離,其刻蝕前與刻蝕后的尺寸差異較大,即刻蝕偏移量(etch?bias)較大,同樣會導致生產出的器件性能降低。etch?bias等于刻蝕后檢測(After?Etch?Inspection,AEI)的特征尺寸減去顯影后檢測(AfterDevelopment?Inspection,ADI)的特征尺寸,這里刻蝕后檢測的特征尺寸為刻蝕柵極后,柵極的特征尺寸;顯影后檢測的特征尺寸為未刻蝕柵極前,光阻膠顯影后的特征尺寸。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柵極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刻蝕柵極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在半導體襯底上依次形成柵氧化層、多晶硅層、接觸氧化層、底部抗反射層和光阻膠;
曝光顯影圖案化所述光阻膠,定義柵極的位置;
以圖案化的光阻膠為掩膜,采用溴化氫HBr和氯氣Cl2相結合干法刻蝕所述底部抗反射層;
以刻蝕后的光阻膠和底部抗反射層為掩膜,依次刻蝕接觸氧化層和多晶硅層,形成柵極。
刻蝕所述底部抗反射層在刻蝕反應腔內進行,所述刻蝕反應腔內HBr的流量為60~120標準立方厘米每分鐘sccm;Cl2的流量為10~20sccm。
刻蝕所述底部抗反射層在刻蝕反應腔內進行,所述刻蝕反應腔內源功率為200~700瓦;偏置功率為100~500瓦。
刻蝕所述底部抗反射層在刻蝕反應腔內進行,所述刻蝕反應腔內壓力為2~5毫托m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025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藏紅花保健飲料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電磁感應實驗教具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tài)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