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章動型齒輪裝置、傳動比可變機構以及車輛用操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29312.4 | 申請日: | 201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2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山盛元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
| 主分類號: | F16H1/32 | 分類號: | F16H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運樸;李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章動 齒輪 裝置 傳動比 可變 機構 以及 車輛 操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章動型齒輪裝置、傳動比可變機構以及車輛用操舵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有具備進行擺動運動的齒輪的章動型齒輪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3)。在專利文獻1中,章動型齒輪裝置適用于包括能夠改變方向舵偏角比的傳動比可變機構的車輛用操舵裝置。另外,在專利文獻2、3中,章動型擺動齒輪裝置適用于變速裝置。
章動型擺動齒輪裝置具有:相互對置的第一和第四齒輪、配置在第一和第四齒輪之間且相對于第一和第四齒輪傾斜的章動齒輪。章動齒輪具有:與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和與第四齒輪嚙合的第三齒輪。更具體而言,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嚙合,是設置于第一齒輪的銷與設置于第二齒輪的齒槽的嚙合。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827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35138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46405號公報
然而,在車輛用操舵裝置中,要求抑制振動及噪聲的產生。另外,在變速裝置中也同樣,要求抑制振動及噪聲的產生。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抑制振動及噪聲的產生的章動型齒輪裝置、傳動比可變機構以及車輛用操舵裝置。
本申請的發明人得出以下見解,即:使構成齒的銷進行三次元的擺動運動,在該三次元的擺動運動中,當繞與銷的中心軸線平行的軸線的擺動運動量大時,則銷在進出齒槽時的振動變大,這是成為噪聲的原因。因此,本申請的發明人想到,通過以能夠抑制銷的上述擺動運動的量的方式,將一對齒輪的各要素最佳化來抑制振動和噪聲的產生。由此,完成了本申請發明。
另外,下述英數字表示后述實施方式的對應構成要素的參照符號,然而不是利用這些符號來限定權利要求的范圍。
本發明的章動型齒輪裝置78、88、89,其特征在于,具備:軸心固定齒輪211、214,其在第一軸線Z1上具有中心軸線Z31、Z34并能夠繞該第一軸線旋轉;軸心擺動齒輪212、213,其在以相對于第一軸線Z1傾斜的狀態擺動的第二軸線Z2上具有中心軸線Z32、Z33,并能夠繞該第二軸線旋轉。
軸心固定齒輪211、214以及軸心擺動齒輪212、213中一方的齒輪211、214,具有:在一方齒輪的側面70、73以一方齒輪的中心軸線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的多個保持槽79、109;和分別被各保持槽保持而構成一方齒輪的齒的銷77、87。
銷77、87與在軸心固定齒輪211、214以及軸心擺動齒輪212、213中另一方齒輪的側面71、72以另一方齒輪的中心軸線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的齒槽80、110嚙合。
相互嚙合的銷77、87以及齒槽80、110,關于銷77、87的長度方向X5在規定長度的卡合區域771、803卡合。
銷77、87的中心軸線J1,從銷77、87的徑向R5觀察時,包括與卡合區域771、803對應的對應區間J11。在將對應區間J11內的銷77、87的中心軸線上的任意的點P2與第一軸線Z1的距離設為rCO,將任意的點與第二軸線Z2的距離設為rFO,將一方的齒輪的銷77、87的數量設為ZC,將另一方的齒輪的齒槽80、110的數量設為ZF時,下列公式(1):rCO/rFO=ZC/ZF成立。
根據本發明,在上述一方的齒輪與另一方的齒輪相互嚙合旋轉時,由于在銷77、87的三次元擺動運動中,繞與銷77、87的中心軸線平行的軸線的擺動運動的量變小,因此銷77、87進出齒槽80、110時的振動變小。其結果能夠抑制章動型齒輪裝置的振動以及噪聲的產生。
另外,公式(1)的距離rCO可以是實測值,也可以是用實測值或目標值通過計算求出的計算值。距離rFO也同樣,根據這些距離rCO和距離rFO,計算公式(1)左邊的r比(r比=rCO/rFO),只要計算出的r比與齒數比一致即可。此時可以說公式(1)成立。
例如,參照圖8的示意圖,在將第一軸線Z1與第二軸線Z2所成的角度設為λ,將沿著第一軸線Z1延長的方向上第一軸線Z1和第二軸線Z2的交點P1與任意的點P2的距離設為ARC,將沿著第二軸線Z2延長的方向上交點P1與任意的點P2的距離設為ARF時,下述公式(2)、(3)成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捷太格特,未經株式會社捷太格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93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