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9283.1 | 申請日: | 201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6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佳媚;周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3/06 | 分類號: | C07D233/06;C08F226/06;C08J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孔 離子 液體 聚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離、回收CO2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別是一種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 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因全球變暖導致人類社會面臨巨大的環境壓力。溫室氣體過量排放是全球變暖 的主要原因,在溫室氣體中CO2含量大,保留時間長,因此減少CO2排放量,遏制全球變 暖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目前,人們使用變壓吸附法對CO2進行分離回收,還有利用離子液體作為新型高效和 環境友好型吸收劑。在工業應用中,變壓吸附法存在如下缺點:傳統吸附劑吸附效率低, 需用量大,技術成本較高,且獲得的CO2濃度低;而離子液體黏度較大,CO2吸附時間長, CO2吸附量低。
離子液體聚合物是含離子液體或具有離子液體結構的高分子聚合物,離子液體聚合物 吸附/脫附CO2的速度比離子液體更快、選擇性好、并且吸附/脫附完全可逆。多孔離子液 體聚合物具有發達的孔結構,能更有效的提高CO2的吸附量。目前離子液體聚合物分離 CO2的研究僅處于探索性階段,尚需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獲得的CO2濃度高、CO2吸附量高的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 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的:
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包括A、B、C和D四個步驟:
A.使用式(I)的1-甲基咪唑和氯丙烯反應生成式(II)的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 唑離子液體;在制備式(II)的合成方法中,惰性氣體保護下,式(I)的1-甲基咪唑和 氯丙烯的摩爾比為1∶1.0~1.3,常溫~80℃攪拌反應1~24小時;
B.使用式(II)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離子液體和氟硼酸反應生成式(III)的1- 烯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離子液體;在制備式(III)的合成方法中,式(II)的氯化 1-烯丙基-3-甲基咪唑離子液體和氟硼酸的摩爾比為1∶1.0~1.3,在常溫~60℃下攪拌反 應1~24小時;
C.使用式(III)的1-烯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離子液體和丙烯腈反應生成式(IV) 的離子液體聚合物;在制備式(IV)的合成方法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以偶氮二異丁腈 為引發劑,式(III)的1-烯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離子液體和丙烯腈均為單體,引 發劑和單體的質量比為0.01~0.10∶1,兩種單體的質量比為1~10∶1,在常溫~90℃下 反應1~24小時;
D.使用式(IV)的離子液體聚合物,再制備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在合成方法中, 以式(IV)為種球,加入0.1~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100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1~ 500份去離子水,在常溫~50℃超聲作用下進行活化;然后分別加入10~500份正庚烷、 正辛烷、甲苯或環己烷,在常溫~60℃條件下進行一步溶脹1~72小時;再加入1~100 份式(III)單體和0.1~10份過氧化苯甲酰,在常溫~60℃條件下進行二步溶脹1~72小 時;加入1~100份聚乙烯醇,常溫~90℃條件下聚合1~48小時,得多孔離子液體聚合 物。
本發明制備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的合成工藝流程為: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首先選擇合適的離子液體單體,然后通過自由基聚 合生成離子液體聚合物,最后通過二步種子溶脹法轉化成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工業上應 用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獲得的CO2濃度高、CO2吸附量高,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
優點:本發明各步反應條件均較溫和,所選擇離子液體單體為咪唑鹽,易生物降解, 不造成環境污染。多孔離子液體聚合物可以單獨作為CO2吸附劑使用,也可以作為CO2膜分離材料使用。在工業應用中,需用量小,技術成本低,且獲得的CO2濃度高;CO2吸附時間短,CO2吸附量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92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糖苷的三氯乙基脫除方法
- 下一篇:對硝基苯乙腈的制備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