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交通設施布局的確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3660.0 | 申請日: | 2010-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94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杰;王昊;馬書曉;倪劍;王金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王寶筠 |
| 地址: | 1000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 交通樞紐 交通設施 布局 確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鐵綜合交通樞紐設計技術,尤其涉及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交通設施布局的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2004年國務院通過了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確定了“四橫四縱”的快速客運專線網。2008年,北京南站建成通車,是我國第一個大型高鐵樞紐,緊接著,南京南站、杭州東站、新武漢站、新廣州站等大型高鐵站陸續進入方案征集或建設工作。我國相關方面缺乏規劃及建設經驗,圍繞大型高鐵的交通功能布局研究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綜合性,所提出的規劃方案隨意性較強且缺乏綜合性的評價標準,影響樞紐運行效率的發揮。
作為普通鐵路客運站交通設施的平面布局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便有了研究,以《我國大型鐵路客運站規劃布局問題的研究》(張一德,1983)為例,作者結合國內的北京站、廣州站、太原站、上海北站等實例進行了站場設施的布局分析,并通過對國外案例的解讀,如慕尼黑中央車站、日本新宿站、波蘭華沙中央車站,提出了我國大型客運綜合交通樞紐站規劃布局的建議。這一研究中提出了模式圖,但由于在此之后,我國的鐵路客運發展狀況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高速鐵路開通運營之后,鐵路客運樞紐的交通功能需求變化較大,上述模式已不適用。
此外、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分類與布局》(王雪標綜合交通2008/5)中,作者對樞紐站場提出了一些共性要求:突出以人為本,交通發展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考慮樞紐站場與區域交通干線和城市干道布局、運輸組織的配合。在《高速鐵路樞紐地區選址與設施布局方法研究》(毛凝暉?和諧交通:都市交通發展新戰略新任務)等文章中指出,高鐵樞紐的空間布局強調便捷換乘,具體方法:將軌道交通引入高鐵站內、設置公交車和BRT專用通道、設置港灣式停車點或公交換乘樞紐站、出租車利用邊角地帶或使用立體交通、長途車一般放置于樞紐外圍地區(大約步行距離10分鐘)等布局模式的文字性描述。但沒有總結成系統的模式表達。同時,也出現了對于國外高鐵站設施布局的研究,例如在《國外典型綜合交通樞紐布局設計實例剖析》(邱麗麗?顧保南?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6/3)中,作者通過三個具體實例(舊金山港灣樞紐、巴黎拉德芳斯換乘樞紐及柏林新中央車站)的剖析總結出多種交通設施的布局應體現較短的換乘距離、盡量采用立體化的布局方式以及多層的上落客的方式。
目前,伴隨著我國高鐵站站場的建設,大多數高速鐵路樞紐的規劃設計都有具體的布局方案和流線組織方案,但缺乏統一的模式整理。例如在《杭州東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彭聚才?姚遙?鐵道工程學報2009/3)中,作者介紹了杭州東站高鐵樞紐的招標過程,方案特征,并仔細研究了中標方案的深化調整,從設施布局的角度認為:交通設施的布置從大廣場平面組織客流的傳統方式轉向多層立體交通的現代化方式,達到“零換乘”目標。再例如,上海虹橋機場站設計方案充分總結了虹橋站的優點,特別是空鐵聯運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將原方案的布局進行消化,并結合大型高鐵的建設要求,強化了在與機場相聯系的鐵路站房的特點,特別是進出車輛的流線、設施布局的形式兩個方面。
但是,發明人在研究上述技術后發現:
首先,國內對大型高鐵樞紐核心區的設施布局與交通組織的研究還僅停留在定性的描述階段,多是見仁見智的文字表述,特別是對于規劃單位來說,從文字到圖形可以解讀出不同的結果,對于管理單位來說,沒有一個可以統一評判的標準或者一個標準化的圖式。圖形的直觀性是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其次,國內的高鐵設施布局還沒有統一的原則,對于今后的建設使用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交通設施布局的確定方法,用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交通設施布局的確定方法,包括:獲得分類因子序列,所述分類因子序列至少包括城市規模、鐵路客運規模、站點區位、站點規模、站點樞紐度、站點空間功能與構成;根據所述分類因子序列,得到分類因子、分類標準、特征值及分類序列之間的匹配關系;根據所述匹配關系,得到客運站點的多因子分布綜合分類序列。
在本發明中,使用模式圖來表征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交通設施布局。另外,降低了建設使用中存在的風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交通設施布局的確定方法的流程圖;
圖2A和2B為單側地上出站模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36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