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中苯并(a)芘、苯并(k)熒蒽和蒽的同時快速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8541.8 | 申請日: | 2010-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6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耀群;李秀英;李吶;林麗容;黃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同時 快速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的檢測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茶葉中苯并(a)芘、苯并(k)熒蒽和蒽的同時快速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世界上,茶是僅次于水的普遍性飲品,在我國,茶是公認的“國飲”。茶葉中含有咖啡堿、茶多酚、類黃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600種以上有機化合物,還含有鈉、鉀和氟等28種無機元素。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飲茶對健康有益,具有抗癌、抗衰老和降低血糖等功效。然而,在茶葉生長過程中,會富集空氣中的多環芳烴(PAHs),在制作過程中,如炒制、烘干過程中亦會形成微量的多環芳烴,多環芳烴會對人類健康帶來威脅。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已發現的200多種多環芳烴中最主要的環境和食品污染物,國際癌癥研究總署(IARC)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EPA)均把苯并(a)芘列為具有最強致癌性的多環芳烴,并將其作為代表性多環芳烴,是首要監測對象。
我國國家標準對食品中苯并(a)芘的測定方法如下:
樣品先用有機溶劑提取,或經皂化提取,再將提取液經液-液分配或色譜柱凈化,然后在乙酰化濾紙上分離苯并(a)芘,因苯并(a)芘在紫外燈照射下呈紫色熒光斑點,將分離后有苯并(a)芘的濾紙部分剪下,用溶劑浸泡,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測熒光強度與標準比較定量(食品中苯并(a)芘的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5009.27-2003)。這種檢測方法過程比較復雜,對待測物的損失較嚴重,給定量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目前,茶葉中多環芳烴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和氣相色譜/質譜法,樣品中多環芳烴萃取方法包括超聲萃取,索氏提取,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劑萃取。上述萃取方法必須進行柱色譜凈化樣品,增加了實驗步驟和待測物的損失,檢測靈敏度會受到影響。液相色譜法或氣相色譜法有較強的分離分析能力,但均需繁鎖的前處理操作,而且儀器設備昂貴,難以實現快速篩查。
熒光分析法具有高靈敏度、經濟、快速等優點,目前,已經被應用于水樣、煙熏肉、油等多種樣品中多環芳烴的檢測。在常規熒光分析法中,苯并(a)芘的熒光峰與苯并(k)熒蒽(BkF)和蒽(Ant)的熒光峰嚴重重疊,為了準確定量苯并(a)芘,必需消除苯并(k)熒蒽和蒽的干擾。
非線性可變角同步熒光法是同步熒光法的分支。非線性可變角同步熒光法沿著穿過等高線圖某條曲線進行掃描,兩個單色器掃描速率在掃描過程中并不維持某一特定的比率,通過選擇特殊的掃描路徑,能進一步改善光譜重疊體系的分辨率。
本申請人在中國專利CN1632535A中提供一種明顯減少對食品樣品前處理過程,操作簡便快捷,費用低廉的食品中苯并(a)芘的熒光快速篩查方法,該方法提出導數技術與恒能量同步熒光法結合,對一般超標食品中的苯并(a)芘快速篩選。由于茶葉基底比較復雜,常規的前處理方法必須與柱色譜結合以除去色素等干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經過復雜的色譜凈化分離處理過程的茶葉中苯并(a)芘、苯并(k)熒蒽和蒽的同時快速檢測方法。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樣品處理:將茶葉研磨,加入正己烷超聲萃取,分離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二甲亞砜超聲萃取,分離出二甲亞砜萃取液,得待測樣品溶液;
2)測量:使用帶有導數可變角同步掃描功能的熒光分光光度計,按照掃描路徑掃描待測樣品溶液中苯并(a)芘、苯并(k)熒蒽和蒽的一階導數非線性可變角同步熒光光譜;
3)熒光強度讀取:苯并(a)芘讀取掃描序列為84~87之間的峰值,苯并(k)熒蒽讀取掃描序列為365~372之間的峰值,蒽讀取掃描序列為930~1050之間的正負峰絕對值;
4)定量方法:采用連續標準加入法或基體匹配校準曲線法,定量計算茶葉待測溶液中苯并(a)芘、苯并(k)熒蒽和蒽的濃度。
在步驟1)中,所述正己烷的加入量最好是在0.5~1.0g茶葉中加入5.0~10mL的正己烷,所述加入正己烷超聲萃取的時間可為10~15min,超聲萃取最好重復2~3次;所述二甲亞砜的加入量最好是5.0~10mL;所述加入二甲亞砜超聲萃取的時間最好為8~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85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型PLC的人機界面裝置
- 下一篇:一種熱機械疲勞實驗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