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終端定位系統(tǒng)和終端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07710.6 | 申請日: | 2010-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43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鵬飛;蘇帥;張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4/00 | 分類號: | 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終端 定位 系統(tǒng)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終端定位系統(tǒng)和終端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和業(yè)務需求的增長,基于終端位置的定位服務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運營商的青睞,不僅如此,基于位置的服務(LBS,Location?BasedServices)還涉及交通、物流、治安、緊急情況和日常生活等諸多領域,可以提供導航、物流管理、交通信息、日程安排等眾多業(yè)務,應用非常廣泛。
傳統(tǒng)的對終端定位的方法可以基于終端的到達時間(TOA,Time?OfArrival)、到達時間差(TDOA,Time?Difference?OfArrival)、觀測時間差(OTD,Observed?Time?Difference)、到達角度(AOA,Angle?Of?Arrival)等定位參數(shù)實現(xiàn)對終端的定位。
對于上述終端定位方法,各種參數(shù)的獲取是定位方法的關鍵所在,在終端定位過程中,基站與終端之間往往需要額外的信道多次傳輸相關定位參數(shù)以及定位結果等數(shù)據(jù),大量占用了網(wǎng)絡資源。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終端定位系統(tǒng)和終端定位方法,能夠利用終端測距過程中的現(xiàn)有資源確定終端的位置,從而節(jié)約了網(wǎng)絡資源。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終端定位系統(tǒng),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重疊覆蓋區(qū)域的待定位終端;還包括:
第一距離獲取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終端的第一時偏信息,獲取所述第一基站與所述終端之間的第一距離,所述第一時偏信息為:在所述終端的測距過程中得到的所述終端相對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時偏信息;
第二距離獲取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終端的第二時偏信息,獲取所述第二基站與所述終端之間的第二距離,所述第二時偏信息為:在所述終端的測距過程中得到的所述終端相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時偏信息;
角度獲取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距離、所述第二距離以及所述第一基站與所述第二基站之間的第三距離,獲取所述終端相對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信號到達角度以及所述終端相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信號到達角度;
第一定位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信號到達角度和所述第二信號到達角度,得到所述終端的初步位置;
第二定位模塊,用于對所述終端的初步位置進行校準,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模塊包括:
波束定向模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基站的天線陣列向所述終端發(fā)射指向所述第一信號到達角度的定向波束,或者控制所述第二基站的天線陣列向所述終端發(fā)射指向所述第二信號到達角度的定向波束;
比較模塊,用于比較發(fā)射所述定向波束前后所述終端上報的信號質量參數(shù),得到一比較結果;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比較結果,對所述終端的初步位置進行校準,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
所述定向波束為:
其中,z(t)為所述定向波束,As(t)為原點參考陣元處測得的信號,M為天線陣列中天線的個數(shù),wm為天線陣列中第m個陣元的相位加權因子,β為天線陣列功率的幅度,mΔx為第m個陣元與原點參考陣元之間的距離,φ為所述第一信號到達角度或所述得如信號到達角度,θ為天線陣列相對于所述終端的仰角。
所述第一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D1=[(τ1/Bandwidth)*Velocity]/2
所述第二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77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手機遙控光電耦合技術方法
- 下一篇:一種調整功率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