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移動裝置及其無線網絡連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02496.5 | 申請日: | 2010-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08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立新;胡俊睿;章一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奧士達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勵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18 | 分類號: | H04W48/18;H04W76/02;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48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移動 裝置 及其 無線網絡 連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網絡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移動裝置及其無線網絡 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情況下,無線移動裝置(如筆記本電腦)通過兩種方式進行無線上網, 一種是無線局域網(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其主要用于短距離網 絡連接,通過企業或單位內部的服務器連接到互聯網,一般費用較低,目前通 常采用設置于無線移動裝置上的無線認證(WIFI,Wireless?Fidelity)通信模塊 進行無線網絡通信;另一種是無線廣域網(Wireless?Wide?Area?Network,WWAN), 其主要通過移動通信公司的基站接入互聯網,在無線基站信號覆蓋的范圍內都 可以接入互聯網,但費用較高,目前常用GPRS通信模塊、CDMA通信模塊或 3G通信模塊進行無線網絡通信。
在某些情況下,如當用戶進入室內時,無線廣域網的信號往往較弱,其通 信設備需要較大功率才能獲得較好的通信效果,這就需要消耗較多電池能量, 而室內恰好是無線局域網信號較好的環境,這時使用無線局域網不需要太多的 能量消耗就能獲得較好的通信效果,且無線局域網網絡費用較低;但是,在另 一些情況下,如在沒有無線局域網信號或無線局域網信號較弱、而無線廣域網 信號較佳時,例如戶外環境中,用戶又不得不使用無線廣域網進行無線網絡連 接。這就需要根據上述兩種無線網絡信號而選擇采用較佳的連接方式,然而, 對用戶而言,要切換無線網絡連接方式在操作上比較麻煩,且往往無法及時獲 知何種無線網絡信號較強或為授權網絡,因此,如何使無線移動裝置既有較好 的通信效果且節能,又能自動在上述兩種無線網絡間進行切換,便成為相關領 域的研究人員急欲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 既有較好的通信效果且節能,又能自動切換無線網絡連接模式的無線移動裝置 及其無線網絡連接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無線移動裝置的無線 網絡連接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1)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一通信模塊檢測無線局域網是否可用;
(2)若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一通信模塊檢測到無線局域網可用,則該 無線移動裝置經該無線局域網接入互聯網;
(3)否則,若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一通信模塊檢測無線局域網不可用, 則該無線移動裝置經其第二通信模塊連接無線廣域網。
所述步驟(3)中,所述無線移動裝置經其第二通信模塊連接無線廣域網, 包括:
(31)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二通信模塊檢測無線廣域網是否可用;
(32)若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二通信模塊檢測到無線廣域網可用,則 該無線移動裝置經該無線廣域網接入互聯網;
(33)否則,若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二通信模塊檢測無線廣域網不可 用,則返回步驟(1)。
所述步驟(32)中,所述無線移動裝置經所述無線廣域網接入互聯網后, 進一步包括:
(321)經第二預定間隔時間后通過其第一通信模塊檢測無線局域網是否可 用;
(322)若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一通信模塊檢測到無線局域網可用,則 該無線移動裝置改經該無線局域網接入互聯網;
(323)否則,該無線移動裝置保持經所述無線廣域網接入互聯網,并返回步 驟(321)。
所述步驟(33)中,若所述無線移動裝置通過其第二通信模塊檢測無線廣 域網不可用,則在第一預定間隔時間后返回步驟(1)。
所述步驟(1)包括:
所述無線移動裝置檢測其第一通信模塊是否接收到無線局域網的網絡信 號;
所述無線移動裝置檢測其第一通信模塊所接收到的無線局域網的網絡信號 是否達到預定強度值;以及
所述無線移動裝置檢測其第一通信模塊所接收到的無線局域網的網絡信號 是否為授權的網絡信號;
其中,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塊接收到無線局域網的網絡信號且該網絡信號達 到預定強度值并為授權的網絡信號,則該無線局域網可用;否則,該無線局域 網不可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奧士達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勵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奧士達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勵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24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