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輪胎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80147303.3 | 申請日: | 2009-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4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淺里純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普利司通 |
| 主分類號: | B60C15/06 | 分類號: | B60C15/06;B29D3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輪胎,特別涉及一種胎圈部的耐久性被提高的輪胎。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提高了胎面的耐磨損性等,輪胎在被處置為廢品之前的產(chǎn)品壽命被顯著地延長。為了適應上述輪胎的被延長的產(chǎn)品壽命,傳統(tǒng)的輪胎已采取措施用于解決諸如輪胎的胎體卷起部(turn-up?portion)的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輪胎胎圈部處的分離、鋼絲胎圈包布(wire?chafer)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的分離等問題。然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上述傳統(tǒng)的輪胎還經(jīng)受如下的問題:在輪胎產(chǎn)品壽命的后半階段,在織物胎圈包布(textile?chafer)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發(fā)生胎圈部的故障。
考慮到上述問題,需要如下的輪胎:在維持抵抗輪胎的胎體卷起部的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胎圈部處的分離以及抵抗鋼絲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的分離的耐久性的狀態(tài)下,通過抑制在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所發(fā)生的胎圈部的故障,來提高輪胎的胎圈部的耐久性。為了滿足上述這種要求,日本特開2002-219912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08-143291號公報公開了用于提高抵抗輪胎的胎體卷起部的外側的分離以及抵抗鋼絲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的分離的耐久性的技術。然而,日本特開2002-219912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08-143291號公報都不能在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提供足夠的耐久性。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考慮到上述事實,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胎圈部的耐久性被提高的輪胎。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作為對從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開始的胎圈部故障的機理的詳細研究的結果,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i)在織物胎圈包布的擴張率(expansion?rate)比較大的情況中,織物胎圈包布在輪胎硫化過程中收縮,并且,由于織物胎圈包布的收縮,在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處的內襯層中產(chǎn)生褶皺(crease);ii)隨后,以上述褶皺為起點產(chǎn)生裂紋,并且由于透過上述裂紋而傳輸?shù)难鯕猓ンw簾布層的涂覆橡膠劣化;iii)在輪胎的產(chǎn)品壽命的后半階段,涂覆橡膠沿著胎體的簾布層簾線剝離,從而導致胎圈部的故障。換句話說,已揭示:通過在制造過程中抑制輪胎的織物胎圈包布的擴張率,可防止如上所述的這種胎圈部的故障的發(fā)生。作為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而鑒于上述發(fā)現(xiàn)進一步研究的結果,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還發(fā)現(xiàn),通過在輪胎的制造過程中抑制織物胎圈包布的擴張率以及以如下方式制造輪胎:假設輪輞的凸緣曲率(半徑為r)的中心為P以及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為A,則由經(jīng)過P并與輪胎轉動軸線平行的直線與連接P和A的連接線所形成的角度θ在預定條件下處于預定范圍中,可以提供一種胎圈部的耐久性被提高并且產(chǎn)品壽命被延長的輪胎,由此,完成了本發(fā)明。
具體地,本發(fā)明的主要結構如下。
(1)一種輪胎,所述輪胎具有:至少一層胎體,其包括橫跨一對胎圈芯以環(huán)狀延伸的胎體主體以及在輪胎寬度方向上從內側向外側纏繞各胎圈芯并沿輪胎徑向延伸的胎體卷起部;至少兩層織物胎圈包布,其從所述胎體主體向所述胎體卷起部延伸以覆蓋所述胎體;以及至少一層鋼絲胎圈包布,所述輪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輪胎組裝有TRA(美國輪胎-輪輞協(xié)會)所規(guī)定的“設計輪輞”并且被充氣到內壓為50kPa的狀態(tài)中,假設輪輞的凸緣曲率的中心為P以及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所述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為A,則由經(jīng)過P并與輪胎轉動軸線平行的直線與連接P和A的連接線所形成的角度θ在20°≤θ≤60°的范圍中。
(2)根據(jù)上述(1)的輪胎,其中,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簾線在該織物胎圈包布的層間相交,并且由簾線與在該簾線上的點處與所述輪胎的外周的同心圓相切的直線所形成的角度α在20°≤α≤70°的范圍中(在所述點處圓與簾線交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普利司通,未經(jīng)株式會社普利司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473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