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47303.3 | 申請日: | 2009-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4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淺里純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普利司通 |
| 主分類號: | B60C15/06 | 分類號: | B60C15/06;B29D3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 ||
1.一種輪胎,所述輪胎具有:至少一層胎體,其包括橫跨一對胎圈芯以環狀延伸的胎體主體以及在輪胎寬度方向上從內側向外側纏繞各胎圈芯并沿輪胎徑向延伸的胎體卷起部;至少兩層織物胎圈包布,其從所述胎體主體向所述胎體卷起部延伸以覆蓋所述胎體;以及至少一層鋼絲胎圈包布,所述輪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輪胎組裝有TRA所規定的“設計輪輞”并且被充氣到內壓為50kPa的狀態中,假設輪輞的凸緣曲率的中心為P以及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所述胎體主體的部分的輪胎徑向上的最外端為A,則由經過P并與輪胎轉動軸線平行的直線與連接P和A的連接線所形成的角度θ在20°≤θ≤60°的范圍中,其中,所述凸緣曲率的半徑為r。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簾線在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層間相交,并且
由簾線與在該簾線上的點處與所述輪胎的外周的同心圓相切的直線所形成的角度α在20°≤α≤70°的范圍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假設:
所述角度θ在20°≤θ≤30°的范圍中;
輪胎截面高度為SH,輪輞半徑為R,所述設計輪輞的輪輞凸緣高度為Hf;
輪胎外側面的如下位置為P1:該位置與所述輪胎轉動軸線之間在輪胎徑向上的距離為R+1.18×Hf,所述輪胎外側面的如下位置為P2:該位置與所述輪胎轉動軸線之間在輪胎徑向上的距離為R+0.81×Hf;
從P1垂直于所述胎體主體所繪制的第一法線與所述胎體卷起部的交點為T1,從P2垂直于所述胎體主體所繪制的第二法線與所述胎體卷起部的交點為T2;
所述第一法線與所述胎體主體的交點為M1,所述第二法線與所述胎體主體的交點為M2;以及
P1與T1之間的距離為W1pt,T1與M1之間的距離為W1tm,P2與T2之間的距離為W2pt,T2與M2之間的距離為W2tm,
則這些參數滿足式(I)至(IV):
0.053×SH<W1pt<0.068×SH????????????...(I)
0.017×SH<W1tm<0.032×SH????????????...(II)
0.028×SH<W2tm<0.043×SH????????????...(III)
0.010×SH<W1pt-W2pt<0.030×SH???????...(IV)。
4.一種輪胎的制造方法,所述輪胎是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假設在輪胎成型處理之后,以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所述胎體主體的部分的徑向最外端與輪胎軸線S之間在輪胎徑向上的距離為半徑、以從該最外端垂直于所述輪胎軸線所繪制的法線與所述輪胎軸線的交點為圓心的圓的周長為L;并且,假設在輪胎硫化處理之后,以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覆蓋所述胎體主體的部分的徑向最外端與所述輪胎軸線S之間在輪胎徑向上的距離為半徑、以從該最外端垂直于所述輪胎軸線所繪制的法線與所述輪胎軸線的交點為圓心的圓的周長為M,則從所述輪胎成型處理到最終階段的期間所述織物胎圈包布的擴張率在100%至110%的范圍中,其中,所述擴張率為M/L×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普利司通,未經株式會社普利司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473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