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96940.4 | 申請日: | 2009-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91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治軍;高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3/02 | 分類號: | B24B33/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45475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缸套 雙工 位珩磨分油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缸套珩磨機,尤其涉及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干式氣缸套內孔珩磨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原來使用的珩磨機多采用一套錐面相互配合的彈性套夾具,當夾緊時油缸拉緊使得彈性套內孔收縮夾緊氣缸套外圓。這種定位夾緊方式,由于對彈性套錐面制做要求很高,并且彈性套材料處理的均勻性對夾具精度影響也很大,珩磨內孔效果不好。為此采用了一種新型夾具,該新型夾具主要特點是在夾緊時首先使用一套液壓裝置使夾具體內孔變形與氣缸套外圓一致,以達到精確定位,然后使用另一套液壓裝置從上端面壓緊氣缸套進行珩磨,但由于原有的雙工位珩磨機液壓夾緊裝置有限,采用該夾具后只能供一個工位使用,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通過一個油路同時提供兩個工位的不同工作狀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包括彎板、分油器底座、兩個氣缸套工裝,分油器底座和兩個氣缸套工裝固定裝在旋轉工作臺上,還包括轉子、定子、連接固定裝置,所述轉子與分油器底座固定連接,定子下端與轉子轉動連接,定子上端通過連接固定裝置與彎板固定;兩個氣缸套工裝側面分別設置有夾緊油缸,轉子上分別設有雙工位的進出油路,此油路的進、出油口分別與兩個氣缸套工裝上的夾緊油缸的進、出油口連接;定子上端設有總進出油路,定子下端設有與轉子雙工位進出油路相對應的雙工位進出油路。
所述螺帽與彎板之間固定有防轉裝置。
所述的夾緊油缸為三個。
所述的連接固定裝置包括連接套、連接桿和螺帽,定子上端通過連接套與連接桿連接,連接桿通過螺帽與彎板固定。
所述螺帽為雙螺帽。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潔有效的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通過一套油路,實現雙工位的反向操作,即在一個工位處于夾緊狀態加工氣缸套時,另一個工位處于松開狀態安裝工件,實現雙工位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該分油系統的定子通過連接桿和螺帽與壓緊油缸的彎板巧妙結合,不僅便于調整彎板的變形,而且大大提高了彎板的剛性,使彎板的使用壽命延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定子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定子的側面剖視圖;
圖5為圖3的A-A視圖;
圖6為圖3的B-B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包括分油器底座1、轉子2、定子3、連接套4、連接桿5、止轉盤7、螺帽(降帽8),分油器底座1固定在旋轉工作臺30上,轉子2通過螺栓與分油器底座1連接,定子3上端通過連接套4與連接桿5連接,連接桿5通過降帽8與彎板6固定連接,彎板6上固定有壓緊油缸19。降帽8與彎板6之間設計有防轉裝置,即止轉盤7,止轉盤7為現有技術,止轉盤7與彎板6通過螺栓連接,止轉盤7能夠防止定子3轉動;調整降帽8可以調整彎板6的變形,使壓緊油缸19垂直壓緊氣缸套20端面。氣缸套工裝11與氣缸套工裝12均設置在旋轉工作臺30上,氣缸套工裝11處于工位1,氣缸套工裝12處于工位2,氣缸套工裝11側邊通過螺栓固定有油缸16、17、18,氣缸套工裝12側邊通過螺栓固定有油缸13、14、15。轉子2上分別設有工位1、工位2的進出油路,工位1的進油口31和出油口32分別通過油管與氣缸套工裝11上的油缸16、17、18的進油口和出油口連接,工位2的進油口34和出油口33分別通過油管與氣缸套工裝12上的油缸13、14、15的進油口和出油口連接。定子3上端設有總進出油路,定子3下端設有與轉子工位1、工位2進出油路對應的進出油路。
定子3上的進出油路設置如圖4、圖5、圖6所示,定子3下端設置的工位1的進油路45與工位2的出油路46,下端設置的工位1的出油路47與工位2的進油路48相反,使工位1與工位2處于相反的工作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的氣缸套雙工位珩磨分油系統,定子3總進油口41、總出油口42分別與機床的液壓裝置的進、出油口連接,如圖4所示。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當氣缸套工裝11在工位1時(加工工位),氣缸套工裝11側面夾緊油缸16、17、18的后腔油路接口通過轉子2上端的工位1進油孔31與定子3上端的進油孔43接通,液壓油從總進油孔41進入,沿內部油路51向下,經內部油路52,進入定子3上端經過進油路45到達油路端部,經油路端部進入轉子2的工位1進油孔31,通過轉子油路進入氣缸套工裝11側面夾緊油缸16、17、18的后腔,推動夾緊油缸16、17、18向前移動,夾緊工件,由珩磨桿22和珩磨頭21來對氣缸套20進行珩磨;如圖2、圖3、圖4、圖6所示,此時定子3下端內部進油路53經由定子下端進油路48到達油路端部,經油路端部進入轉子2的工位2的進油孔34,通過轉子油路進入氣缸套工裝12側面夾緊油缸13、14、15的前腔,推動夾緊油缸13、14、15向后退,松開工件,然后進行工件安裝。當工件加工完成后,進行下一輪的操作。這樣當工位1的工件處于加工狀態時,工位2的工件正好處于安裝狀態,實現了雙工位的不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969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行車雙位固定連體曲柄
- 下一篇:熱泵空調的高壓儲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