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42401.2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131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熊祥雪;薛強;喻渝;趙萬強;段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14 | 分類號: | E21D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國 |
| 地址: | 610031***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鐵路 隧道 緩沖 微壓波洞壁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隧道,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的洞壁構造構造。
背景技術
當列車以高速進入隧道時,氣流受到約束,使列車所受阻力比在開闊地行駛時增加1.6~3.4倍,列車前面將會產生初始壓縮波,此波沿隧道向前傳播。隨著列車進一步駛入隧道和隧道環狀管道長度的不斷延長,隧道內的壓力也不斷地增大,壓縮波的前鋒壓力也隨著繼續增強,直至列車全部進入隧道后一段時間為止。當壓縮波到達隧道出口處時,即向進口反射成膨脹波,與此同時,產生一個脈沖波自隧道洞口向周圍地區輻射,并發出爆炸聲,并使得附近房屋的窗框、百葉窗等急劇振動,發出“咯啦”的響聲,此脈沖波即微壓波。顯然,如果不采用緩沖設施或者緩沖構造對微壓波峰值進行削減,將無法滿足微壓波峰值在距洞口的設計環境要求。目前,微壓波緩沖設施主要是在隧道洞口外設置具有側壁開口結構的接長段,其不足之處是接長段受地形條件的制約,如隧道洞口外為橋梁時接長段就無法設置。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設置在洞壁上的隧道微壓波緩沖構造,以適應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能緩解隧道的空氣動力效應,有效地減緩隧道洞口的微壓波現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其特征是:在隧道襯砌內壁表面外固定設置高孔率外板,該高孔率外板內表面與隧道襯砌內壁表面之間形成鼓風通道,密布于高孔率外板內的通氣孔的軸線垂直于隧道襯砌內壁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鼓風通道注入的微壓風在高孔率外板的外表面與列車運行所產生的反向氣流之間形成了一緩沖面,該緩沖面阻止了靠近高孔率外板外表面的任何提高氣流摩擦阻力的紊流,從而緩解洞口處的空氣動力效應,有效地減緩隧道洞口的微壓波現象,使高速列車駛過時在洞口附近所產生的音爆強度得以大幅度地減輕,從而提高隧道洞口環境的保護效果。微壓波緩沖構造設置在洞壁上,不受地形條件的制約,而且可方便地對既有隧道進行改造,使之能滿足高速列車運行的需要。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兩幅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隧道襯砌10、高孔率外板20、通氣孔21、多孔內板30、鼓風通道31、掛件4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在隧道襯砌10內壁表面外固定設置高孔率外板20,隧道襯砌10內壁表面與高孔率外板20內表面之間形成鼓風通道31,密布于高孔率外板20內的通氣孔21的軸線垂直于隧道襯砌10內壁表面。由鼓風通道31注入的微壓風在高孔率外板20的外表面與列車運行所產生的反向氣流之間形成了一緩沖面,該緩沖面阻止了靠近高孔率外板外表面的任何提高氣流摩擦阻力的紊流,從而緩解洞口處的空氣動力效應,有效地減緩隧道洞口的微壓波現象,使高速列車駛過時在洞口附近所產生的音爆強度得以大幅度地減輕,從而提高隧道洞口環境的保護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微壓波緩沖構造設置在洞壁上,不受地形條件的制約,而且可方便地對既有隧道進行改造,使之能滿足高速列車運行的需要。
高孔率外板20的安裝固定通常可以采用下述兩種方式:
參照圖1,所述高孔率外板20通過掛件40吊掛在隧道襯砌10內壁上;
參照圖2,所述隧道襯砌10內壁表面上覆蓋多孔內板30,鼓風通道31由多孔內板30板內所具有的三維內孔形成,所述高孔率外板20覆蓋于多孔內板30的外表面上。
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高速鐵路隧道緩沖微壓波洞壁構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424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子式輸油泵驅動模塊
- 下一篇:井巷扒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