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寬度可調的機器人抓臂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9217.2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42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帆;朱維珍;戚圣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正海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8/02 | 分類號: | B25J18/02 |
| 代理公司: | 煙臺同興專利事務所 37211 | 代理人: | 孫愛萍 |
| 地址: | 265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寬度 可調 機器人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機器人抓臂,尤其是一種調整范圍大的寬度可調的機器人抓臂。
二、背景技術
目前有一種聚氨酯制品是采用噴涂技術生產的,在噴涂過程中,需要由機器人通過抓臂抓取材料,并控制制品按照一定的軌跡運動,以實現材料表面的噴涂均勻可控;現有的機器人抓臂因為寬度調整是采用套筒結構,所以寬度的調整范圍比較有限,最小寬度為套的長度,最大抓取寬度都小于最小抓取寬度的兩倍,而在實際生產中,產品的尺寸變化很大,大小產品的尺寸差別可以達到兩倍甚至更多,這種情況下,一套抓臂就不能兼容所有的產品,需要制作多套抓臂,才能獲得更寬的兼容范圍,而且要根據不同產品的尺寸頻繁更換抓臂,操作煩瑣,效率低,成本高。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寬度調節范圍廣、產品尺寸兼容范圍寬、操作簡單的寬度可調的機器人抓臂。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寬度可調的機器人抓臂,包括分別由呈L型連接的抓取部分和緊固調節部分構成的的固定臂和活動臂,抓取部分是套筒式結構,在內筒與外筒之間裝有間隙軸承,在固定臂和活動臂抓取部分的內筒上設有相互配合的抓取檔片,固定臂和活動臂上分別裝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都是由置于驅動外殼內并與抓取部分內筒相連接的氣動馬達構成的,驅動外殼分別與各自的緊固調節部分和抓取部分的外筒固定連接,其特殊之處在于,活動臂的緊固調節部分為方管式結構,且其頂部設有3個以上等間距分布的螺紋孔,固定臂的緊固調節部分為方槽式結構,方槽的槽口朝向抓臂的抓取部分,其頂部設有與螺紋孔同數量等間距的配合調節孔,活動臂的緊固調節部分裝配在固定臂的緊固調節部分的方槽內并通過安裝在相對應的螺紋孔及配合調節孔內的螺釘緊固于一體。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可以實現抓臂抓取寬度的大幅度調整,最大抓取寬度可以達到最小抓取寬度的3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抓臂對產品尺寸的兼容性,減少了頻繁更換抓臂的繁瑣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最小抓取寬度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其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寬度可調的機器人抓臂主要是由呈L型結構的固定臂和活定臂相互配合構成的,固定臂包括抓取部分201和緊固調節部分203,二者是通過驅動裝置202連接成L型的,活動臂也是由抓取部分206和緊固調節部分204通過驅動裝置205連接成L型的,抓取部分201、206都是采用套筒式結構,在內筒與外筒之間裝有間隙軸承,在固定臂和活動臂抓取部分的內筒上設有相互配合的抓取檔片;驅動裝置202、205都是由置于驅動外殼內的氣動馬達構成的,驅動裝置202的氣動馬達與抓取部分201的內筒相連接,驅動外殼則將緊固調節部分203和抓取部分201的外筒固定連接成L型;驅動裝置205的氣動馬達與抓取部分206的內筒相連接,驅動外殼則將緊固調節部分204和抓取部分206的外筒固定連接成L型?;顒颖鄣木o固調節部分203為方管式結構,且其頂部設有3個以上等間距分布的螺紋孔,固定臂的緊固調節部分204為方槽式結構,方槽的槽口朝向抓臂的抓取部分,其頂部設有與螺紋孔同數量等間距的配合調節孔,活動臂的緊固調節部分203插入在固定臂的緊固調節部分204的方槽內并通過安裝在相對應的螺紋孔及配合調節孔內的螺釘緊固于一體的。
使用時,抓臂的寬度調整是通過調整活動臂插入固定臂的深度,選擇合適的螺紋孔和調節孔進行固定定位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實現了產品尺寸的寬兼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正海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未經煙臺正海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92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