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道路壓力發電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87551.8 | 申請日: | 2009-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07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亞娟;王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亞娟 |
| 主分類號: | F03G7/00 | 分類號: | F03G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1443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道路 壓力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許多中心城市人口十分密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空調、電腦、電視、路燈照明等電器產品的應用不斷廣闊,人們對電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雖然現在科技發展較快,隨著核電站的發展,電力傳輸設備不斷更新,使電力成本不斷降低,但是能源的消耗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實際上,人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可利用而未曾利用的綠色環保能源,如隨著高速公路的大發展,眾多的交通公路的十字路口及高速公路出入口都是很便于收集綠色環保的能源的處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交通公路的十字路口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實現收集綠色環保的能源的道路液壓發電系統。
實現上述的目的技術解決如下:
道路壓力發電系統包括三個以上的擠壓油缸、油缸支架、發電機和液壓馬達;
所述擠壓油缸包括缸體、缸蓋和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桿伸至缸蓋外,活塞的軸向內端面與缸體內底面之間設有彈簧;所述缸體下部兩側分別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進油口和出油口處分別設有進油止回閥和出油止回閥;
所述油缸支架為梯形框架,其中部等高,兩側為平緩的斜坡;三個以上的擠壓油缸分別均布于油缸支架中部等高處,且活塞桿的外伸端位于油缸支架中部頂面處;油缸支架頂面均布設有三塊以上的可上下活動防滑壓力踏板,所述三塊以上的上下活動壓力踏板分別與三個以上的擠壓油缸的活塞桿的外伸端對應;
三個以上擠壓油缸的進油口串聯并連接著液壓馬達的出油口,三個以上擠壓油缸的出油口串聯并連接著液壓馬達的進油口;液壓馬達連接著發電機。
所述擠壓油缸的缸體底部連通著三通式油缸底座,所述活塞底端面與油缸底座內底面之間設有彈簧;油缸底座下部兩側分別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進油口和出油口處分別設有進油止回閥和出油止回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油缸總高度15厘米,使用安裝方便。
2、本實用新型實現提供綠色環保的電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擠壓油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道路壓力發電系統包括140個擠壓油缸、油缸支架、發電機、2組液壓馬達。
參見圖2,擠壓油缸包括缸體4、缸蓋2和活塞3;活塞3上套裝有密封圈11,活塞桿1的桿端伸至缸蓋2外部,擠壓油缸的缸體4底部連通著箱式油缸底座5,缸蓋2與油缸底座5頂部之間安裝著固定螺桿10,活塞軸向內端面與油缸底座內底面之間安裝有彈簧8;油缸底座下部兩側分別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進油口和出油口處分別設有進油止回閥6和出油止回閥9。
油缸支架14為梯形框架,其中部等高,兩側為平緩的斜坡;70個擠壓油缸分別均布安裝于油缸支架中部等高處,且活塞桿1的外伸端位于油缸支架中部頂面處;油缸支架中部等高處頂面均布安裝有70塊活動壓力踏板,70塊活動壓力踏板分別與70擠壓油缸的活塞桿1的外伸端對應;油缸支架14兩側的頂面分別安裝有斜坡式可上下活動防滑踏板15。
70個擠壓油缸的進油口串聯,并通過進油管16連接著液壓馬達18的出口,70個擠壓油缸的出油口串聯,并通過出油管17連接著液壓馬達18的進口;液壓馬達18連接著發電機19。
當機動車的行駛在活動壓力踏板上面時,使活動壓力踏板順序產生壓力來擠壓油缸活塞桿1,當每個擠壓式油缸里的活塞被活動壓力踏板順序擠壓下降時、出油管上面的止回閥會自動打開,進油管上面的進油止回閥6的止回閥合頁7會自動關閉,使壓力往出油管一個方向擠壓,油缸里面的防銹液態水經高壓出油管擠壓到液壓馬達里面時,車子已經順序行駛到另一塊活動壓力踏板上面,行駛過后的油缸里的活塞下面安裝的彈簧8能夠使活塞瞬間彈起,出油管上面安裝的止回閥就會自動關閉,防止倒流,進油管上面安裝的止回閥會自動打開,進油管里的液態水就能夠瞬間把油缸注滿。使油缸里的活塞能夠達到上下行程、把液態水液擠壓進液壓馬達里面,使其旋轉來驅動發電機開始發電。
參見圖1兩組道路壓力發電系統并列,兩臺液壓馬達分別和發電機19連接,且分別安裝在機座2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亞娟,未經吳亞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75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田壓裂砂罐車尾部的閘板閥
- 下一篇:電磁灶顯示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