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沖程發動機潤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85710.0 | 申請日: | 2009-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47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倪祖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08 | 分類號: | F01M1/08;F01M1/06;F01M9/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程 發動機 潤滑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沖程發動機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手持式戶外工具(如割草機、割灌機或鏈鋸等)的發動機,從廢氣排放控制的觀點來看通常都優選四沖程發動機。這類四沖程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為了確保曲柄機構和配氣機構的運轉可靠,就必須配置能夠使潤滑油高效循環的潤滑系統。然而現有的潤滑系統中,由于機油腔和曲柄腔之間通過設置在隔板上的閥孔連通,而曲柄腔和配氣腔之間又通過設置在曲軸箱底部的腔體連通,輸油通道過于曲折,從而導致潤滑油無法快速暢通地在這幾個腔室間完成輸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潤滑油的循環效率。
此外,現有的四沖程發動機倒置或者側翻而造成潤滑系統循環不暢,尤其是造成潤滑系統內部回油通道內的壓力分配不均,嚴重時導致發動機氣缸頂部通氣管有噴機油現象發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潤滑油的循環效率高,尤其是能夠將機油腔內的潤滑油快速、通暢地連續輸送至曲柄腔和配氣腔內的四沖程發動機潤滑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四沖程發動機潤滑系統,包括設于發動機體內的機油腔、曲柄腔、配氣腔及貫通上述三個腔室的曲軸;所述機油腔內存儲潤滑油并設有油霧產生裝置,所述曲柄腔的上部同內設活塞的氣缸體內腔相通,所述曲軸上設有兩個導油孔,所述機油腔、曲柄腔和配氣腔通過這兩個導油孔依次連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曲柄腔與機油腔之間具有一回油管路,該回油管路上設有一指向機油腔的單向閥;而所述配氣腔包括位于下部的正時齒輪腔和位于上部的氣門腔,且所述正時齒輪腔和氣門腔通過設于發動機體內的回油通道連通,而該回油通道通過一外接的管路與氣缸體內腔連通,并且所述回油通道內設有一控制閥,當發動機翻轉或倒置使得正時齒輪腔位于氣門腔上方時,所述控制閥能夠將活塞產生的脈動壓力只分配給氣門腔。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曲軸具體由左曲軸、右曲軸和連接在左、右曲軸之間的曲柄組成;所述曲柄位于曲柄腔內并經連桿同活塞相連;所述右曲軸穿過機油腔,其上安裝有一個位于機油腔內的攪油爪,同時在該右曲軸上開有連通機油腔和曲柄腔的導油孔;而所述左曲軸穿過所述正時齒輪腔,且該左曲軸上開有連通曲柄腔和正時齒輪腔的導油孔。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曲軸上進一步設有一連接兩個導油孔的過渡腔,該過渡腔同時與曲柄腔相通;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該過渡腔可以開設在曲軸的曲柄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氣門腔具體由氣缸體的頂部與氣缸蓋圍合而成,所述氣缸蓋上設有一隔板,該隔板在氣缸蓋上分隔出一位于氣門腔上方的夾層,且隔板上開有數個小孔連通夾層和氣門腔;而在氣缸蓋上另設有一連通了氣門腔和大氣的通道,并且當發動機翻轉或倒置時,該通道在氣門腔內的出口位置處于夾層之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曲柄腔的下方設有一單向閥腔,該單向閥腔的上方通過一閥孔與曲柄腔連通,同時該單向閥腔的另一端則通過一回油管與機油腔連通;而單向閥腔內安裝單向閥,該單向閥是一彈性薄片,其響應于曲柄腔內的壓力脈沖而擺動,開閉所述閥孔。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正時齒輪腔下方設有回油腔,該回油腔通過一孔同發動機體內的回油通道相連,并通過另一孔與正時齒輪腔連通;所述回油腔內設置控制閥,該控制閥是一鋼球,其響應于發動機工作姿態的變化而活動;當發動機正置時,鋼球離開孔,使回油腔與回油通道連通;而當發動機的工作狀態發生翻轉時,鋼球將孔堵上,使回油腔和回油通道隔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這種四沖發動機的潤滑循環系統主要利用活塞產生的脈動壓力實現機油在系統內的循環。
發動機起動之后,活塞借助連桿和曲柄帶動左、右曲軸轉動,從而使得安裝在右曲軸上的攪油爪旋轉將機油腔內的機油攪動成泡沫狀。一方面,機油被攪動成泡沫狀之后體積膨脹,使機油腔內的壓力大于曲柄腔內的壓力;另一方面,活塞下行時的壓力通過單向閥腔和回油管傳遞到機油腔,在這兩方面原因的迫使下機油腔內呈泡沫狀的機油經右曲軸上的導油孔進入曲柄腔,為曲柄和連桿提供潤滑。在活塞從上止點向下止點運動的過程中,曲柄腔內的壓力逐步增大,并且大于與大氣相通的正時齒輪腔內的壓力,從而迫使曲柄腔內的機油進一步經由左曲柄上的導油孔進入正時齒輪腔內。隨后,進入正時齒輪腔內的機油被高速嚙合轉動的主動正時齒輪和隨動正時凸輪攪動霧化后通過兩個氣門頂桿所在的通道飛濺到氣門腔內,潤滑氣門腔內的兩個搖臂和氣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57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彩色濾光片基板及其液晶顯示面板
- 下一篇:開關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