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前輪獨立懸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32372.4 | 申請日: | 2009-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15596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建生 |
| 主分類號: | B60G3/18 | 分類號: | B60G3/18;B60G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45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前輪 獨立 懸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前輪獨立懸架裝置,尤其是一種全地形車上應用的前輪獨立懸架裝置。
【背景技術】
懸架是車架(或車身)與車橋之間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統稱,它的作用是彈性地連接車橋與車架(或車身),緩和行駛中車輛受到的沖擊力,以保證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和駕乘人員舒適;衰減由于彈性系統引起的振動,把路面作用于車輪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縱向反力(驅動力和制動力)、側向反力及其這些反力所形成的力矩傳遞到車架(或車身)上,以保證車輛的正常行駛;并起導向作用,使車輪按一定軌跡相對車身跳動。懸架結構形式和性能參數選擇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車輛行駛的平順性和操縱穩定性。
懸架一般分為非獨立懸架和獨立懸架兩類。懸架的結構形式不同,其結構元件、基本特性也有較大區別。目前四輪車輛上的前、后懸架采用的方案有:前輪和后輪均采用非獨立懸架;前輪采用獨立懸架,后輪采用非獨立懸架;前輪和后輪均采用獨立懸架等幾種,因車輛的設計、構造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方案。如專利號為97230935.7、名為“一種場地車前懸架”的專利提供的獨立懸架即為目前常用的前輪獨立懸架結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布置緊湊,能使全地形車駕乘舒適、操控穩定的前輪獨立懸架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輛前輪獨立懸架裝置,該懸架裝置置于車架與兩前輪之間,主要包括左右對稱的前減振器總成、上橫臂、下橫臂和轉向節,其中所述的上橫臂與下橫臂不等臂長;而且下橫臂之臂長長于上橫臂之臂長,這樣當車輪上下跳動時,主銷角度與輪距的變化不大,輪胎橫向滑移小,有利于改善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和操縱穩定性,保證駕乘人員舒適;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前減振器總成的上端與車架相連接,下端與下橫臂相連接;所述的上橫臂的一端與車架相連接,另一端與轉向節的上端相連接;所述的下橫臂的一端與車架相連接,另一端與轉向節的下端相連接;兩前輪分別固定于轉向節之上;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方案結構簡單,布置緊湊,占用空間尺寸小,制造成本低,而且在安裝以及后續的維修過程中都會很方便;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前減振器總成包括減振器和螺旋彈簧;其中減振器用以加快振動的衰減,限制車架和車輪的振動。螺旋彈簧作為彈性元件承受和傳遞垂直載荷,緩和甚至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沖擊。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為前輪獨立懸架裝置,其中的上橫臂與下橫臂為不等長橫臂。由于前輪左、右輪之間沒有車軸連接,車輪單獨通過前減振器總成與車架相連接,可各自獨立運動,互不影響,這樣車輛在不平路面上行駛時,車輪能獲得良好的地面附著能力,減少了車身的傾斜與振動,并且有利于提高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而且長短橫臂在車輪上下跳動時,主銷角度與輪距的變化不大,輪胎橫向滑移小,有利于改善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和操縱穩定性,保證駕乘人員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及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前輪獨立懸架裝置,主要包括左右對稱的前減振器總成10、上橫臂20、下橫臂40以及轉向節30。其中上橫臂20與下橫臂40長度不同,下橫臂40長,為不等臂長的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前減振器總成10主要包括減振器12、螺旋彈簧11以及其他連接零部件,前減振器總成10的上端與車架60相連接,下端與下橫臂40相連接;上橫臂20的一端與車架60相連接,另一端與轉向節30的上端相連接;下橫臂40的一端與車架60相連接,另一端與轉向節30的下端相連接;前輪胎50固定在轉向節30上。減振器12用以加快振動的衰減,限制車架和車輪的振動。螺旋彈簧11作為彈性元件承受和傳遞垂直載荷,緩和甚至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沖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建生,未經陳建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323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