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氣門油封及氣門彈簧座組合及裝配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8092.6 | 申請日: | 2009-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819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彭紅;陳彥;向以軒;彭革;孟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L3/08 | 分類號: | F01L3/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氣門 彈簧 組合 裝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配氣領域,具體涉及發動機氣門油封、氣門彈簧座等結構。
背景技術
發動機的氣門油封的作用是靠油封唇口和氣門形成過盈配合,使機油不進入燃燒室里,影響發動機的性能。傳統的氣門油封是和氣門彈簧底座分離的、沒有直接結合關系的兩個件。氣門油封安裝在氣門導管上,主要由凹槽與凸起過盈配合。由于配合部位接觸面小,如果裝配不好,則油封易歪斜而引起漏油。氣門彈簧底座則是在開口處裝配氣門導管,氣門彈簧底座為純金屬件件,無減震結構,當氣門彈簧工作時,氣門彈簧壓在氣門彈簧底座上時,對氣門彈簧底座有較大的沖擊力,氣門彈簧、氣門彈簧底座及氣缸蓋都為金屬件,雖然三者之間無空隙,但金屬之間的接觸會產生較大的噪聲。這些問題的存在,都直接影響發動機的使用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動機氣門油封及氣門彈簧座組合以及在發動機上的裝配結構,避免裝配氣門油封發生傾斜,以及提高氣門彈簧座的減震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發動機氣門油封及氣門彈簧座組合及裝配結構,其包括氣門彈簧底座、氣門油封、抱緊彈簧、氣門導管以及穿過氣門導管的氣門。
所述的氣門彈簧底座和氣門油封呈整體式組合結構;所述氣門油封為兩端開口的套筒狀,氣門彈簧底座緊套于氣門油封外,氣門油封套在氣門導管上,氣門油封內壁中段有橡膠凸齒,與氣門導管外壁過盈配合;氣門油封上開口收小形成上唇口,上唇口伸出于氣門彈簧底座上開口外,緊套在氣門上,并在外面裝配抱緊彈簧;氣門彈簧底座下開口有一外翻平面,外翻平面下表面與缸蓋平面接觸,上表面支撐氣門彈簧。
所述氣門彈簧底座上端有收口邊,嵌套在氣門油封的上開口的肩部。
所述氣門油封的下開口有一圈斜向下的減震凸起,所述減震凸起略突出于氣門彈簧底座外翻平面的下表面,壓在缸蓋平面上。
本技術方案將氣門油封和氣門彈簧底座集成為一體,通過氣門彈簧底座與缸蓋平面的接觸可以實現對氣門油封位置的定位,這樣整個氣門油封在裝配時就不易歪斜。另外,采用本技術,由于集成了氣門油封和氣門彈簧底座,因此減少了零件數量,減少了生產節拍。同時,借助氣門油封下開口的減震凸起,還可以提高氣門彈簧座的減震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在氣門上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按照圖1所示,本發動機氣門油封及氣門彈簧座組合包括集成為整體式組合結構的氣門彈簧底座1和氣門油封2。氣門油封2為兩端開口的套筒狀,氣門彈簧底座1緊套于氣門油封2外,氣門油封2的內壁中段位置有與氣門導管外壁過盈配合的橡膠凸齒21。氣門油封2的上開口收小形成緊套氣門的上唇口22,上唇口22伸出于氣門彈簧底座1的上開口以外。并且氣門彈簧底座的上開口有收口邊11,嵌套在氣門油封的上開口的肩部。氣門彈簧底座的下開口有一與缸蓋平面接觸并支撐氣門彈簧的外翻平面3。這樣,安裝氣門油封2時,依靠其底部氣門彈簧底座1的外翻平面3定位,可以保障氣門油封2不易歪斜。
為減輕氣門彈簧對氣門彈簧底座1的沖擊力,在氣門油封2的下開口有一圈向斜下的減震凸起4,該減震凸起4略突出于氣門彈簧底座外翻平面3的下表面。但該減震凸起4的尺寸也不能太大,否則將影響氣門油封2的平面度及氣門彈簧工作的穩定性。
本發動機氣門油封及氣門彈簧座組合的裝配結構如圖2所示,氣門導管6裝配在缸蓋7上,用專用工具將氣門油封及氣門彈簧座組合裝配到氣門導管6上,氣門彈簧底座的外翻平面3與氣缸蓋7接觸定位;然后手工裝入氣門5,氣門油封的上唇口緊套在氣門5上,并在外面裝配抱緊彈簧8,在氣門彈簧底座的外翻平面3上裝氣門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80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