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氣缸蓋側邊進鋁液傾轉重力澆注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00479.0 | 申請日: | 2009-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655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東國;馬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東安華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2 | 分類號: | B22C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66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發動機 缸蓋 側邊 進鋁液傾轉 重力 澆注 模具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鋁合金氣缸蓋,具體是指鋁合金缸蓋側邊進水傾轉重力澆注成型。
背景技術:我國目前鋁合金缸蓋的鑄造技術按成形原理分為重力鑄造和低壓鑄造兩類。低壓鑄造產品前期投入大,成本較高,模具結構復雜,優點是生產自動化較強,人工強度低,產品質量較穩定;重力鑄造生產靈活,投資小,適合中小企業經營。總之,發動機鋁合金缸蓋產品采用重力鑄造成形比較普遍,但質量穩定性較差,產品成品率較低、尤其是氣密性滲漏較多,大部分產品需要浸滲返修。
近幾年,鋁合金缸蓋產品重力鑄造工藝發展相對穩定,主要以頂注傾轉澆注和進氣側進水不傾轉澆注兩種工藝方式較為常用,少數廠家也有采用完全底注不傾轉方式的。頂注傾澆注有利于產品凸輪軸處的補縮,但鋁合金液體充型不平穩,易產生紊流,在產品的進排氣側面易產生渣氣孔;進氣側進水不傾轉澆注,克服了充填不平穩的缺點,但由于鋁液流程較長,溫度損耗較多,最后成形部位的鋁液流動比較差,因此,在鑄件的上安裝面上易產生渣氣孔缺陷;并且上述兩種澆注方式的最大缺點是產品氣密性合格率較低,需要浸滲修補,這樣就增加的生產成本。完全底注方式是比較合理的工藝方案,但其出品率和生產效率有待于改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安全穩定性可靠的澆注模具,從而得到性能優良、質量穩定的發動氣缸蓋產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含濾網安置口(5)、進氣側壁(6)、進氣道(1)、(2)、(3)、(4),底部燃燒室面(17)、冷卻水道(10)、(16)、第一燃燒室(18)、第二燃燒室(20)、第三燃燒室(21)、第四燃燒室(22),第一火花塞孔(37)、第二火花塞孔(36)、第三火花塞孔(35)、第四火花塞孔(34),排氣側壁(40),排氣道(41)、(42)、(43)、(44),其特征是,過濾網安置處(5)與進氣側壁(6)連接,進氣側壁(6)的另一端分別與進氣道(1)、進氣道(2)、進氣道(3)、進氣道(4)連接,進氣道(1)、(2)、(3)、(4)的另一端連接底部燃燒室面(17),底部燃燒室面(17)分別與第一燃燒室(18)、第二燃燒室(20)、第三燃燒室(21)、第四燃燒室(22)連接,冷卻水道(10)和(16),排氣道(44)、排氣道(43)、排氣道(42)、排氣道(41)與排氣側壁(40)和油室內壁(32)連接,上述各個部件為鑄造連接為一體。
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前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左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右視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仰視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俯視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后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它包含進氣道1,進氣道2,進氣道3,進氣道4,過濾網安置處5,進氣側壁6,Y向定位基準7、8,標識牌安裝位置9,冷卻水道10,前端凸輪軸孔11,前端X向定位基準12,后端X向定位基準13,后端凸輪軸孔14,凸輪軸正時標識凸臺15,冷卻水道16,燃燒室面17,第一燃燒室18,Z向定位基準19、23、28,第二燃燒室20,第三燒燒室21,第四燃燒室22,冷卻水路出口24,第一燃燒室高度基準點25,第二燃燒室高度基準點26,第三燃燒室高度基準點27,第四燃燒室高度基準點29,螺栓連接孔30,氣門導桿孔31,油室安裝邊32,凸輪軸凸臺33,第四火花塞孔34,第三火花塞孔35,第二火花塞孔36,第一火花塞孔37,冷卻水路出口38,排氣螺紋凸臺39,排氣側壁40,4排氣道41,3排氣道42,2排氣道43,1排氣道44。上述各個部件是鑄造連接為一體。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通過精煉、變質處理的合格鋁液,定量勺取倒入模具澆口杯內,此時模具處于垂直位置,模具隨設備傾轉時,鋁合金液體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金屬過濾網5流入澆道內,模具開始傾轉(0-4)S內,傾轉速度為V1,然后速度變速為V2,并且控制V2=1.5*V1,以此速度傾轉至模具處于水平位置,在這個傾轉過程中,鋁合金液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平穩地依次充填模具型腔的產品進氣側壁6,NO.1進氣道1、NO.2進氣道2、NO.3進氣道3、NO.4進氣道4,底部燃燒室面17,冷卻水道10和16,NO.1排氣道44、NO.2排氣道43、NO.3排氣道42、NO.4排氣道41,排氣側壁40和油室內壁32,最后成形頂部冒口和拉筋部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東安華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東安華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004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捅箱的頂出砂裝置
- 下一篇:滾槽機中的滾花輪快速更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