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界面模塊與天線的連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74590.7 | 申請日: | 2009-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30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閣勇;池俠;邱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卡智能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2 | 分類號: | H01Q1/22;H01R4/02;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東良風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陳志良 |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界面 模塊 天線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界面模塊與天線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自IC卡問世以來,由于其具有安全性高、存儲量大、便于攜帶等優點,其應用市場的迅速成長,人們對IC卡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斷提高。但由于接觸式IC卡容易磨損、交易速度慢、受使用環境限制等不足,使其在許多特定的應用領域受到了限制,從而對與非接觸式IC卡的需求不斷增長。但是目前非接觸IC卡實際應用數量比較大的是邏輯加密卡,其在安全性和存儲容量上不能滿足很多應用的要求。又如在有的一卡多用的系統中,有的應用場合適合使用接觸卡,而另外一些特定場合又更適合非接觸方式的應用。基于這些需求,雙界面卡(DualInterface?Card)的出現,恰恰解決了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矛盾。目前雙界面卡的加工,特別是天線與模塊的連接結構,都是使用導電膠粘結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操作簡單,但是存在雙界面卡使用一段時間后,天線與模塊脫膠的狀況,最終造成雙界面卡失效,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天線與雙界面模塊易脫膠的缺陷,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雙界面模塊與天線的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
一種雙界面模塊與天線的連接結構,包括嵌有天線的基層和與天線相連的雙界面模塊,在所述天線的兩端部設有與所述雙界面模塊上焊接區相對應的通孔。
所述雙界面模塊位于定位層的固定孔內。
所述通孔的大小為2.5(±1mm)×2(±1mm)。
所述通孔的直徑為2.5±1mm。
所述天線與所述雙界面模塊焊接。
所述定位層的大小與所述基層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天線基層上的通孔,使天線裸露后與雙界面模塊通過焊接方式連接,解決了雙界面卡以往不能使用電阻焊的難題,提高了模塊與天線連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時將雙界面模塊固定于定位層中,便于制作過程中雙界面模塊與天線的焊接定位,易于批量化的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雙界面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天線基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雙界面模塊定位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天線基層與雙界面模塊疊加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雙界面模塊2、焊接區3、天線基層4、通孔5、天線6、定位層7、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1~3,本實用新型一種雙界面模塊與天線的連接結構,在天線基層3上,使天線5環繞后的兩端經過通孔4。定位層6上開有與雙界面模塊1大小匹配的固定孔7,定位孔7的位置,應使天線基層3中的通孔4落入雙界面模塊1上的焊接區2內。其制作過程如下:
首先選用0.30mm厚的PVC片材,在其上沖出焊接所需的通孔4。使用超聲波埋線機,將天線壓入該層材料的表面,且天線6經過兩個通孔4。
在另外一層厚度為0.1mm后的PVC材料上,沖出如雙界面模塊大小的孔。將上述0.3mm和0.1mm厚的兩層PVC材料疊加在一起,且天線位于兩層材料中間。
將雙界面模塊的焊接面貼上熱熔膠膜,焊接區域應當被避開,以免影響焊接質量。將貼有熱熔膠膜的模塊填入0.1mm厚PVC材料上的模塊孔內,將模塊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持3秒,使得模塊與0.3mm的PVC材料粘合。
將經過上述步驟的半成品模塊面朝下(焊接區域朝上)放置到電阻焊機上,使用合適的焊接參數,將天線與模塊的焊接區域焊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卡智能卡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卡智能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745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16單元微帶陣列天線
- 下一篇:一種新型寬帶微帶功率分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