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鎂合金汽車發動機缸蓋罩壓鑄模具澆注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54819.0 | 申請日: | 200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2089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林穎;張百在;胡清明;劉斌;余熳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2 | 分類號: | B22D17/22;B22D17/30;F02F1/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鎂合金 汽車發動機 缸蓋 壓鑄 模具 澆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模具澆注系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發動機缸蓋罩壓鑄模具澆注系統。
背景技術
澆注系統是金屬液進入型腔的通道。合理的澆注系統結構對于保證鑄件質量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澆注系統與金屬態,型腔內氣體的排出等密切相關,并能對填充速度、填充時間、型腔溫度等充型條件起調節作用,然而不合理的澆注系統會導致氣孔、縮孔縮松、冷隔以及表面光潔度差等缺陷。另一方面,在鑄件澆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往往以設計出的澆注系統能生產出合格的壓鑄件為準則,因此,所設計出的澆注系統一般都能生產出合格鑄件,但存在澆注系統整體尺寸偏大,內澆口、直澆道、橫澆道以及排溢系統尺寸沒有達到最優等現象,造成企業實際生產中能耗和成本的加劇,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瓶頸。另外在澆注系統中合理的設置排溢系統可以使液態金屬在充填過程中,及時排除型腔中的氣體、氣體夾雜物、余料殘渣及冷污金屬等,起到保證鑄件質量、消除某些壓鑄件缺陷的作用。
目前該發動機缸蓋罩使用原有澆注系統在壓鑄成型過程中易出現縮松縮孔、氣孔、冷隔以及澆不足等缺陷,從而使得壓鑄件質量難以保證,另外企業在壓鑄件的生產過程中成本損耗也較大,浪費原材料造成能耗嚴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鎂合金汽車發動機缸蓋罩壓鑄模具澆注系統,從而提高壓鑄件質量和減小鑄件體積。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鎂合金汽車發動機缸蓋罩壓鑄模具澆注系統,該澆注系統由主流道、直澆道、橫澆道以及內澆口四部分組成,內澆口與橫澆道相連,橫澆道與直流道相連,直流道與主澆道相連。內澆口是金屬液進入型腔前橫澆道后端至鑄件之間的通道入口,內澆口的位置、方向和尺寸對金屬液進入型腔后的方向、流速和壓力都有極大的影響,故取其內澆口的寬度為254mm,長度為14.4mm,且為使整個壓鑄過程保持均勻的流速,其結構采用梳狀內澆口。橫澆道橫截面形狀為梯形截面,橫澆道的厚度為D=18.0mm,寬度為W=53mm。另外針對該發動機缸蓋罩在壓鑄成型過程中會出現縮松縮孔、氣孔、冷隔以及表面光潔度差等缺陷,本實用新型還對排溢系統的結構進行改進,排溢系統主要包括溢流槽和排氣槽,溢流槽的一側與缸蓋罩型腔相連,排氣槽與溢流槽的另一側相連接,其中:溢流槽長度、寬度、厚度分別為30mm、30mm、12mm;溢口長度、寬度、厚度分別為:18mm、9mm、1.3mm。排氣槽長度、寬度、深度分別為40mm、8mm、0.15mm。并且對優化的排溢系統數量以及位置進行了合理的布局,該澆注系統共包含有十個排溢系統,均勻分布在缸蓋罩型腔的相鄰兩側。
相對于現有的缸蓋罩澆注系統,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
澆注系統采用梳狀內澆口和具有梯形截面的橫澆道,多個排溢系統均勻分布在型腔的相鄰兩側,不僅能夠實現壓鑄過程充填平穩、順利脫模而且具有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安全可靠等優點,通過壓鑄數值模擬軟件JSCAST對改進前后的澆注系統進行壓鑄模擬試驗,改進后的結構(如上述各種尺寸)可很大程度上減少縮松縮孔、氣孔、冷隔以及澆不足等缺陷。另外經Pro/Engineer中的體積測算,未優化前,鑄件總體積為1.918499×106mm3,經過優化后零件總體積為1.785229×106mm3,體積減少了6.9%,優化效果明顯,這對降低企業能耗,節約成本都有現實意義。
附圖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方式中澆注系統和型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圖1所示澆注系統中排溢系統的分布平面示意圖。
圖3為2圖1所示澆注系統的橫澆道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原有澆注系統在壓鑄成型過程中會出現縮松縮孔、氣孔以及冷隔等缺陷,在原有澆注系統基礎上對其結構進行改良,對排溢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布局,并利用鑄造專用數值模擬軟件JSCAST對其充填過程速度場和溫度場進行模擬,從而對其澆注系統橫澆道和排溢系統的尺寸進行優化。經優化后澆注系統為保證壓鑄件質量奠定了基礎,同時經過優化后的鑄件總體積比原來降低6.9%,這對于企業減少能耗、節約成本具有現實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548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