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046432.0 | 申請日: | 2009-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48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坤燦;張瀚 | 申請(專利權)人: | 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7/04 | 分類號: | F16B7/04;F16B7/08;B62K21/18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 結構 | ||
1.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由一體形成的上套管(1)和下套管(2)組成,其特征在于,該下套管(2)管口設有下開口槽(21),該下開口槽間設有一個可夾緊固定下管(4)的下夾緊機構,該上套管(1)管口設有上開口槽(11),該上開口槽間也設有一個可夾緊固定上管(3)的上夾緊機構,該下套管(2)與該下管(4)之間設有能防止該束管相對該下管(4)轉動的下定位機構,該上套管(1)與上管(3)之間也設有能防止該束管相對該上管(3)轉動的上定位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套管(1)內側底部為圓形管口而向上形成槽形管口,該槽形管口側部設有一個可拆卸的調節(jié)塞(5),該調節(jié)塞(5)的頂端面呈月牙面(51),并且在該調節(jié)塞(5)插入該槽形管口內部一側時,該月牙面(51)與該槽形管口形成便于收緊該上管(3)的圓形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調節(jié)塞(5)向下一體形成便于插入并貼緊該上套管(1)的弧形面(52)。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下夾緊機構由并排設于該下開口槽(21)兩側的一組下凸耳(22)、穿過該組下凸耳(22)的下調節(jié)螺釘(23)以及旋固于該下調節(jié)螺釘的下調節(jié)螺母組成。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夾緊機構由并排設于該上開口槽(11)兩側的兩組上凸耳(12、13)、分別活動穿過該兩組上凸耳(12、13)的兩上調節(jié)螺栓(14、15)、同時固定于該兩上調節(jié)螺栓(14、15)端部的橫軸(16)以及端部轉動固定于該橫軸(16)的扳手(17)組成,該扳手的端部外緣呈偏心凸輪狀,該兩上調節(jié)螺栓另一端分別旋固兩上調節(jié)螺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手的端部形成并排兩支撐腳,該兩支撐腳分別穿套并轉動固定于該橫軸兩端部,并且該兩支撐腳外緣分別形呈偏心凸輪狀。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手形成U型兩端部(171、172),每個端部形成并排兩支撐腳(1711、1712),該兩端部上的支撐腳分別穿套并轉動固定于該橫軸(16),并且每個支撐腳外緣呈偏心凸輪狀。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下定位機構為設于該下套管(2)的下定位凸部,該下定位凸部可伸入于該下管(4)上對應的凹槽。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定位機構為設于該上套管(1)的上定位凸部,該上定位凸部可伸入于該上管(3)上對應的凹槽。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固定上管和下管的束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管(3)為自行車上的前叉豎管,該下管(4)為自行車上的立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64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插接式家具連接件
- 下一篇:一種新型快換組合多功能挖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