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防空洞周年生產雞腿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63132.2 | 申請日: | 200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38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朱忠貴;董亞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8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防空洞 周年 生產 雞腿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雞腿菇的生產方法,尤其是利用防空洞周年生產雞腿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雞腿菇是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之一,其菇體潔白,味道鮮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隨著人們對其保健功能的逐漸認識,市場需求也快速增長,由于雞腿菇屬于中低溫型品種,季節性較強。現有技術中,雞腿菇的栽培主要利用各種食用菌下腳料作為原料,在春秋兩季進行季節性生產,不能實現周年生產。而季節性生產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是產品不能均衡上市,溫度適宜的季節,鮮菇大量生長,來不及出售,造成貸多爛市,而溫度高的夏季和溫度低的冬季卻沒有鮮菇上市,造成供應短缺。如果要進行反季節、工廠化周年栽培,必須依靠制冷或加溫設備,將出菇場所的溫度控制在15-20℃,由于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不適合廣大農戶應用。
在雞腿菇實際栽培中,高溫季節還會出現一種有害雜菌---雞爪菌,而一旦發生雞爪菌就無法治愈,因此,雞爪菌被視為雞腿菇生產中的癌癥病。據觀察,雞爪菌適宜在25℃以上溫度生存,為此,栽培溫度控制成為雞爪菌防治的重要手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能實現雞腿菇周年生產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洞外發菌、洞內出菇”的兩段式栽培模式,利用閑置的防空洞作為出菇場所,不需要制冷設備,不消耗能源,能將出菇環境溫度始終保持在18-22℃,不僅保證雞腿菇子實體正常生長,而且可以控制雞腿菇重要病害--雞爪菌的發生,實現雞腿菇周年生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選擇溫度適宜的季節,在防空洞外通氣條件好的大棚、空房內大量生產雞腿菇菌袋,在室外難以出菇的冬夏季節,利用防空洞冬暖夏涼特殊的自然環境,進行覆土出菇,在沒有冷熱設備的條件下,實現雞腿菇的周年生產。本發明具體操作方法是:
1、菌種生產方法:母種采用PDA、麩皮、玉米粉加富培養基,常規方法生產;原種采用液體制種方法生產;栽培種采用麥粒培養基生產。
2、栽培袋培養基配方是:食用菌下腳料50-68%、棉籽殼10-15%、麩皮15-20%、石灰粉2-3%,石膏粉1%;培養基含水量55-65%,pH6.5-8.5。
3、培養基的發酵處理方法是:將食用菌下腳料打碎,有條件最好曬干,然后按比例加入棉籽殼和石灰粉,再按料水比為1∶1-1.3加水拌均勻,堆成長3-5m、寬0.8-1.5m、高0.8-1.5m的堆,每隔0.3-0.6m打通氣孔,蓋上遮陽網堆制發酵,冬季發酵13-18天、春秋季8-12天、夏季5-8天,料溫達到60℃時翻堆,夏季每天翻1次,冬季2-3天翻1次。麥麩、玉米粉等營養物質選擇在發酵結束前1天加入。
4、菌袋生產:是選擇溫度適宜的季節,在防空洞外通氣條件好的大棚、空房內,采用常規方法大量生產雞腿菇菌袋,方法是:將發酵好的料及時裝袋,每袋裝干料0.4-0.6kg,濕重1.1-1.5kg,直接使用發酵料的可邊裝袋邊接種,3層料4層菌種;在25-28℃溫度條件下培養30-40天。
5、防空洞消毒:菌袋進洞前先對防空洞進行消毒處理,方法是采用墻壁刷石灰水,地面撒石灰粉,空間硫磺加殺菌劑熏蒸一晝夜。
6、脫袋覆土:是將在洞外發好菌絲的成品菌袋運到防空洞內,脫去塑料袋,折成2段,排在墊有地膜的地面上,菌床每條寬1-12m,每排9段,80袋/每平米,菌袋上覆蓋3-5cm的黃土、菜園土或夾沙土等。
7、出菇管理:覆土后18-20天,菌絲就能長滿土層,在料面紐結成菇蕾,出菇后要保持一定的光照,一般每隔5-6m掛一盞25-40W的電燈,還要保持適當的通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采用“洞外發菌、洞內出菇”的兩段式栽培模式,在溫度適宜的季節,利用防空洞外通氣條件好的大棚、空房內大量生產雞腿菇成品菌袋,在室外難以出菇的冬夏季節,利用防空洞冬暖夏涼特殊的自然環境,進行覆土出菇,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有效地解決了發菌與出菇所要求的不同環境條件,在不使用制冷與加溫設備的條件下,實現了雞腿菇的周年生產。
2、利用防空洞冬暖夏涼特殊的自然環境作為出菇場所,大大節約了能源,有效降低了生產運行成本,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的產業政策。
3、可以根據不同季節市場需求,自由控制覆土時間,人為調節出菇周期,可以避免產品集中上市現象發生。
4、利用食用菌下腳料作為雞腿菇的栽培原料,不僅節約成本,增加育菇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大大減少下腳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未經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631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裸巖邊坡植被恢復的黏質土
- 下一篇:足踝固定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