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31P核磁共振分析環境樣品時消除磁性離子干擾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83048.X | 申請日: | 2009-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9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丁士明;白秀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4;G01N24/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0008***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up 31 核磁共振 分析 環境 樣品 消除 磁性 離子 干擾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環境樣品中磷組成的分析,尤其涉及用31P核磁共振分析環境樣品時消除磁性離子干擾的方法。
背景技術
磷是生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也是生物生長的限制性元素。我國陸地表層大量水體(湖泊、水庫以及部分河流等)出現的富營養化,主要是水環境中磷含量過高引起的。環境中的磷由無機磷和有機磷組成,無機磷主要指磷酸根磷和多聚磷,有機磷則由含磷的不同分子有機化合物組成,包括膦酸、磷酸單酯、磷酸二酯等。磷化合物種類不同,在環境中的遷移能力以及對生物生長的貢獻有很大差異。因此,要深入了解環境中磷的遷移活性,以及對生物生長的潛在影響,需要獲得環境中磷組成的信息。
當前,31P核磁共振(31P-NMR)是分析環境樣品中磷組成最主要的技術,與高效液相色譜(HPLC)、化學提取和分離等方法相比,該技術對樣品的前處理要求簡單,能一次性獲得多個磷化合物或化合物基團的信息,應用優勢十分明顯。但磁性離子干擾是影響31P-NMR分析效果最主要的問題,由于環境樣品(如土壤、沉積物)中存在大量的鐵、錳等化合物。使用堿性提取劑提取磷化合物的同時,鐵、錳等磁性離子也被提取出來進入溶液。當這些離子的含量過高時,會極大地影響31P-NMR測定,突出表現在波峰的峰寬大幅度增加,使得處于相鄰位置的波峰之間發生重疊,從而增加磷化合物或化合物基團鑒別的難度,同時降低波峰面積積分的準確度,給定量分析造成較大的誤差。
目前,已經發展了一些用于消除磁性離子干擾的方法,主要有兩類:(1)在提取環境樣品的磷組分之前,用還原劑、絡合劑或陽離子樹脂對環境樣品進行前處理,通過還原、絡合或吸附作用除去大量鐵、錳離子,從而消除或降低其干擾;(2)在提取環境樣品的磷組分之后,向提取液或經過濃縮后的提取液中添加還原劑、絡合劑或陽離子樹脂,通過還原、絡合作用降低其干擾的程度,或通過吸附作用去除鐵、錳離子,消除其干擾。上述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應用,但均存在比較明顯的缺陷或局限性。前一種方法,前處理在去除鐵、錳離子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磷組分的損失,此外,前處理進行后,樣品中殘留有大量的溶解態鐵、錳離子,這些離子在進行磷組分提取后大部分仍然被保留下來,從而使得磁性離子的干擾更加強烈。后一種方法,向提取液中添加陽離子樹脂去除鐵、錳離子的同時,帶負電荷的磷組分可通過陽離子橋被間接吸附,從而造成磷組分的損失;向經過濃縮后的提取液中加入還原劑或絡合劑,盡管不造成磷組分的損失,但在強堿性條件下還原或絡合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其消除效果十分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31P核磁共振分析環境樣品時消除磁性離子干擾的方法,能在磷組分不損失的前提下,非常顯著地消除磁性離子的干擾,同時操作方法簡便,適用于推廣和應用。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用31P核磁共振分析環境樣品時消除磁性離子干擾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用堿性提取劑提取出環境樣品中不同組分的磷,然后加入8-羥基蝰啉溶液,將此時的含磷溶液pH值調至8.0-9.5,含磷溶液中的鐵、錳離子與8-羥基蝰啉充分發生沉淀反應,通過離心法除去鐵、錳等沉淀物后,含磷溶液用于31P核磁共振分析。
所說堿性提取劑可以是0.1~0.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或相近濃度的氫氧化鈉與乙二胺四乙酸(EDTA)、氫氧化鈉與氟化鈉(NaF)組成的混合溶液。
具體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1)首先用未經稀釋的12mol/L濃HCl配置8-羥基蝰啉溶液:將濃HCl滴加到8-羥基蝰啉固體,直至固體全部溶解、定容,8-羥基蝰啉溶液濃度為1-3%;
(2)使用堿性提取劑提取環境樣品中不同組分的磷,測定提取液中鋁、鐵、錳離子的含量,根據需要處理的提取液體積,計算需要加入的8-羥基蝰啉摩爾數,根據步驟(1)配置的8-羥基蝰啉溶液濃度,確定需要加入的8-羥基蝰啉溶液體積;
(3)根據步驟(2)確定的8-羥基蝰啉加入體積,向提取液中緩慢滴加8-羥基蝰啉溶液,同時手動搖晃,使得8-羥基蝰啉在提取液中分布均勻;
(4)用3.5mol/L的鹽酸將提取液pH值調至9.0,搖動2分鐘,靜置半小時;
(5)將出現沉淀的混濁液裝入離心管,在10000轉/分鐘速度下離心10分鐘,再用0.45μm濾膜過濾;
(6)步驟(5)得到的上清液經濃縮后用于31P核磁共振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8304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網狀埋層擴散拋光片
- 零50電力L<SUP>2</SUP>C<SUP>2</SUP>專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輸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圖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備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結構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聯合提取裝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聯合提取裝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測定方法
- 五環[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體的合成方法
- 含煙包裝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離子的含量測定方法
- <base:Sup>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