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剎車裝置及其剎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78350.6 | 申請日: | 2009-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0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洪銘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洪銘澤 |
| 主分類號: | B62L3/08 | 分類號: | B62L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剎車 裝置 及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剎車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剎車裝置及其剎車系統,其可有效提升剎車安全及縮小體積與節省制造成本,且可連動前后剎車與調整制動力比例。
背景技術
于現今一般的剎車結構中,其主要的實施方式是由單側的剎車握把搭配單一的剎車器,且其剎車握把與對應的剎車器間經由剎車線相互連接,如左側的剎車握把是經由剎車線連接至后輪的剎車器,而右側的剎車握把則經剎車線連接至前輪剎車器,且其剎車方式是以固定方式設置于腳踏車上,但因操作者的操作習慣性并非全然相同,因此一貫性的設置方法并非所有使用者皆可適用。
又另有一剎車結構是以單一剎車握把以雙剎車線連接控制前輪剎車器與后輪剎車器,以于操控者使用時經由操控其單一剎車握把鎖固剎車器,其極容易造成前輪與后輪同時瞬間被剎車器死鎖,進而造成操控者的傷害,因此其安全性具有相當大的問題。
1、安全系數低;
2、無法依比例制動;
3、需大體積裝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于同步剎車時可先制動后輪再制動前輪的剎車裝置及其剎車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依比例分配剎車制動力的剎車裝置及其剎車系統。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縮小整體體積的剎車裝置及其剎車系統。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提高安全性的剎車裝置及其剎車系統。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剎車裝置」,其剎車裝置主要包含有一殼體、一頂蓋及一同步組件,該殼體具有一開放端、一封閉端及一容置空間,該開放端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且組接有所述的頂蓋,所述頂蓋與封閉端同時具有至少一孔口,而該容置空間位置處容設有所述同步組件,該同步組件具有一第一端面與一第二端面,并于其第一端面與第二端面間穿設有至少一第一透孔與至少一第二透孔,且該第一透孔與頂蓋之孔口處設置有至少一主動剎車線組,該主動剎車線組具有至少一主動剎車線,該主動剎車線系穿設于頂蓋之孔口與第一透孔,而該第二透孔與封閉端之孔口處設置有被動剎車線組,該被動剎車線組具有一第一及二被動剎車線,該第一及二被動剎車線系分別穿設于封閉端之孔口與其一第二透孔,且其第一及二被動剎車線于第一端面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一第一及二彈性組件,并分別穿設于第二透孔之末端位置處組接有一第一及二被動限位件。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剎車裝置,其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開放端、一封閉端及一容置空間,該開放端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一頂蓋,具有至少一孔口,該頂蓋與前述殼體的開放端對接;一同步組件,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并于其第一端面與第二端面間穿設有至少一第一透孔及至少一第二透孔,所述同步組件容設于前述容置空間中;一主動剎車線組,具有至少一主動剎車線,該主動剎車線穿設于前述第一透孔;及一被動剎車線組,具有一第一被動剎車線及一第二被動剎車線,該第一被動剎車線及一第二被動剎車線分別穿設于前述第二透孔,且其第一被動剎車線及第二被動剎車線于第一端面位置處分別設置有一第一彈性組件與一第二彈性組件。
所述的剎車裝置,其中,所述頂蓋包括有一第一孔口及一第二孔口,且該第一孔口及第二孔口軸向貫穿所述頂蓋。
所述的剎車裝置,其中,所述封閉端具有一第三孔口及一第四孔口,且其第三孔口及第四孔口軸向貫穿其封閉端。
所述的剎車裝置,其中,所述封閉端更具有一第一調整部及一第二調整部,所述第一調整部具有一第一內螺紋孔并與該第三孔口相連通,所述第二調整部具有一第二內螺紋孔與該第四孔口相連通。
所述的剎車裝置,其中,所述主動剎車線穿設于頂蓋的孔口與第一透孔,且該主動剎車線穿設于第一透孔的末端位置處組接有一主動限位件,該主動限位件相對應于第二端面位置處。
所述的剎車裝置,其中,所述被動剎車線組的第一被動剎車線穿設于第三孔口與其一第二透孔,且該第一被動剎車線穿設于第二透孔的末端位置處組接有一第一被動限位件,而其第二被動剎車線穿設于第四孔口與其一第二透孔,且該第二被動剎車線穿設于第二透孔的末端位置處組接有一第二被動限位件。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剎車系統,其包含:
一剎車裝置,其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洪銘澤,未經洪銘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783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