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二輪車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1220.1 | 申請日: | 2009-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3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松原利雄;渥美友康;鄉家孝之;石塚泰志;森田京侍;永井良卓;石井航;都竹廣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K11/00 | 分類號: | B62K11/00;B62J37/00;F02D9/08;F02M6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南 霆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二輪 | ||
1.一種自動二輪車,包括:
車身框架;
前輪和后輪,分別被支承在所述車身框架上;
車座,被所述車身框架支承;
收存箱,被配置在所述車座的下方空間內;
放腳板,被配置在所述車座的前方;以及
發動機單元,在能夠與所述后輪一起進行上下方向的擺動的狀態下被所述車身框架支承,并在所述下方空間中被配置在所述收存箱的下方;
所述發動機單元包括:
發動機主體,該發動機主體包括:曲軸箱,容納曲軸;氣缸體,與所述曲軸箱連接,并容納活塞,該活塞能夠沿從所述曲軸箱向前方延伸的氣缸軸線往復移動;以及氣缸蓋,與所述氣缸體一起形成燃燒室,并且形成有進氣口,該進氣口形成與所述燃燒室連接的主進氣通路的一部分;
進氣管,從車輛的后方向前方延伸并與所述氣缸蓋連接,與所述氣缸蓋一起形成所述主進氣通路;
樞軸,被配置在比所述氣缸體的所述氣缸軸線靠下方且比所述曲軸箱靠前方的位置處,構成所述發動機單元相對于所述車身框架擺動的擺動中心;
節流閥體,該節流閥體具有:第一節流閥和第二節流閥,在所述進氣管內被配置成在進氣的流動方向上隔開間隔;以及筒狀體,形成所述進氣管的一部分,容納所述第一節流閥和所述第二節流閥;所述節流閥體被配置在所述發動機主體的上方,并且當從側面看車輛時,如果將與經過所述前輪的中心和所述后輪的中心的假想直線平行的方向作為第一方向,則連結所述第一節流閥的旋轉中心軸線與所述樞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第一假想線段相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斜度比連結所述第一節流閥的旋轉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二節流閥的旋轉中心軸線之間的第二假想線段相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斜度大;
燃料噴射裝置,被安裝在所述氣缸蓋上,并具有向所述氣缸蓋中的所述主進氣通路噴射燃料的噴射嘴;以及
副進氣通路形成體,在所述第一節流閥與所述第二節流閥之間形成副進氣通路,該副進氣通路從所述主進氣通路分叉并至少在怠速時將所述進氣導入到所述噴射嘴的附近的空間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所述進氣管越接近車輛的前方越位于下方,
所述第一節流閥被配置在比所述第二節流閥靠近車輛的前方且比所述第二節流閥低的位置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當從側面看車輛時,如果將與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第二方向時,所述第二假想線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長度比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關閉所述主進氣通路時的第一節流閥和第二節流閥被配置成當沿所述第一方向看時彼此至少一部分重疊。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所述發動機主體的上表面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鄰的高面和低面,
所述第二節流閥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與所述高面對應,所述第一節流閥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與所述低面對應。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所述曲軸箱被配置在所述發動機主體的后端部,并且所述氣缸蓋被配置在所述發動機主體的前端部,
在所述曲軸箱中處于最高的位置的最上端部處于比所述氣缸蓋的上表面高的位置,
在從側面看車輛時,所述筒狀體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比第二假想直線靠下方的位置處,所述第二假想直線從所述最上端部向前方延伸并與所述氣缸蓋的上表面相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所述樞軸被配置在比所述發動機主體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處。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樞軸的位置與所述發動機主體的前端部的位置重疊。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所述車身框架包括支承所述放腳板的放腳板支承部,
所述樞軸被配置在所述放腳板支承部的下方。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中,
所述樞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發動機單元的前端與所述曲軸箱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未經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12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紙張后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系統
- 下一篇:左右驅動力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