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成型方法及加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57025.1 | 申請日: | 200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7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鎬;趙煒;陳國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煒 |
| 主分類號: | B29C53/08 | 分類號: | B29C53/08;B29C53/82;B29C53/84;B29C53/80;B29K27/18 |
| 代理公司: | 溫州高翔專利事務所 33205 | 代理人: | 陳乾康 |
| 地址: | 325016***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四氟乙烯 塑料 彎頭 成型 方法 加工 設備 | ||
1.一種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與所需成型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外徑以及弧度相適應的上下模具,并將其安裝在專用螺桿擠壓拉伸成型機中;
(2)、將待成型的聚四氟乙烯塑料直管切成所需長度的聚四氟乙烯塑料短管,聚四氟乙烯塑料短管內裝入實芯彈性棒,并將其置于下模上面;
(3)、用燃氣火焰緩慢均勻加熱聚四氟乙烯塑料短管下面部位,使該部位稍有變軟,易于拉伸;
(4)、操作螺桿使上模下移與聚四氟乙烯塑料短管接觸;
(5)、調整好各部件的正確位置;
(6)、操作螺桿繼續使上模下移,將聚四氟乙烯塑料短管壓彎,直至上模與下模接觸,聚四氟乙烯塑料短管置于下模之中,即成為與模具弧度一樣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
(7)、操作螺桿上移,將上模提起,取出已成型好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
(8)、將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內實芯彈性棒取出,獲得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實芯彈性棒為橡膠或者塑料實芯彈性棒。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為圓弧狀空心半圓管,其弧度分別與要成型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弧度一致,并且其內徑等于或略大于要成型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由同一根圓形鋼管制作,圓形鋼管的內徑等于或略大于所需成型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外徑,將圓形鋼管彎成所需直徑尺寸的圓圈,將其切成兩半,取其中一半從中線剖開,即成上、下模。
5.一種適用于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的成型方法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7)、與所需成型聚四氟乙烯塑料彎頭外徑以及弧度相適應的鋼制下模(1)和鋼制上模(3)以及上模調節螺桿(4),所述機架(7)由底板(10)、四根立柱(11)以及螺桿定位板(8)裝配而成,上模調節螺桿(4)設有操作手柄(5),所述螺桿定位板(8)中心設有與上模調節螺桿(4)相配合的螺孔(9),上模調節螺桿(4)穿過螺桿定位板(8)并且其下端與上模(3)固定連接,下模(1)支承在機架(7)的底板(10)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3、1)周圍設有四根定位棒(6),上、下模(3、1)設有與四根定位棒(6)活動配合的定位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設有固定板(13),所述上模調節螺桿(4)的下端與固定板(13)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煒,未經趙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570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