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參考緩沖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47900.8 | 申請日: | 2009-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9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廖介偉;張文華;徐哲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F3/16 | 分類號: | G05F3/16;G05F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慧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葛強;張一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參考 緩沖 電路 | ||
1.一種參考緩沖電路,包含:
緩沖級,用于依據第一輸入電壓產生第一驅動電壓;以及
驅動級,經由該第一驅動電壓驅動以輸出第一輸出電壓;
其中,該緩沖級包含:第一運算放大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以及輸出端,其中,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第一輸入端用于接收該第一輸入電壓,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用于輸出第一追蹤電壓;第一電平移位器,耦接到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用于移位該第一追蹤電壓的電平,以產生該第一驅動電壓;以及第一緩沖晶體管,具有漏極端、源極端以及柵極端,該第一緩沖晶體管的該漏極端耦接到第一電源電壓,該第一緩沖晶體管的該源極端連接到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端,以及該第一緩沖晶體管的該柵極端耦接到該第一電平移位器以接收該第一驅動電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電平移位器包含:
第一電容器,耦接到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以及該第一緩沖晶體管的該柵極端之間;
第二電容器;以及
多個切換器,用于將臨時存儲在該第二電容器的電壓耦接到該第一電容器,以移位該第一追蹤電壓的電平,從而產生該第一驅動電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多個切換器用于:
在第一模式,將該第二電容器與該第一電容器去連接,以及將該第二電容器連接到電荷源以充電;
在第二模式,將該第二電容器以及該電荷源去連接,以及將該第二電容器連接到該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以及該第一緩沖晶體管的該柵極端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電容器的電容值大于該第二電容器的電容值。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驅動級包含:
第一低通濾波器,耦接到該第一緩沖晶體管,用于低通濾波該第一驅動電壓以輸出第一已濾波電壓;以及
第一驅動晶體管,具有漏極端、柵極端以及源極端,其中,該第一驅動晶體管的該漏極端接收該第一電源電壓,該第一驅動晶體管的該柵極端接收該第一已濾波電壓,以及該第一驅動晶體管的該源極端輸出該第一輸出電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
該緩沖級進一步提供依據第二輸入電壓而產生的第二驅動電壓;以及
該驅動級進一步經由該第二驅動電壓驅動以輸出第二輸出電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緩沖級進一步包含:
第二運算放大器,具有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端以及輸出端,其中,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第二輸入電壓,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輸出第二追蹤電壓;
第二電平移位器,耦接到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用于移位該第二追蹤電壓的電平以產生該第二驅動電壓;以及
第二緩沖晶體管,具有漏極端、源極端以及柵極端,其中,該第二緩沖晶體管的該漏極端耦接到第二電源電壓,該第二緩沖晶體管的該源極端連接到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端,該第二緩沖晶體管的該柵極端耦接到該第二電平移位器,用于接收該第二驅動電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電平移位器包含:
第三電容器,耦接在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出端以及該第二緩沖晶體管的該柵極端之間;
第四電容器;以及
多個切換器,用于將臨時存儲于該第四電容器的電壓耦接到該第三電容器,以移位該第二追蹤電壓的該電平,從而產生該第二驅動電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該多個切換器用于:
在第一模式,將該第四電容器與該第三電容器去連接,將該第四電容器與該電荷源連接以充電;
在第二模式,將該第四電容器與該電荷源去連接,然后將該第四電容器連接到該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該輸入端以及該第二緩沖晶體管的該柵極端之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參考緩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第三電容器的電容值大于該第四電容器的該電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90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駕駛支援裝置及程序
 - 下一篇:圖像形成裝置及其電力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