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波導路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35509.6 | 申請日: | 200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1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清水裕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東電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6/13 | 分類號: | G02B6/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波導 組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光波導路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光波導路 組件,該光波導路組件包括:具有下敷層、形成在該下敷層的 表面的芯和覆蓋該芯的上敷層的光波導路;在該光波導路的背 面側與上述光波導路的端部相關聯地安裝的光學元件;能將光 反射而在上述芯和上述光學元件之間進行光傳播的反射部,其 特征在于,
該光波導路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利用下述模具 成形法A或模具成形法B形成上述上敷層的同時,將與上述光波 導路的端部相對應的上敷層的端部形成為反射部;
直接在上述光波導路的下敷層的背面形成導電配線;
將上述光學元件連接于上述導電配線的與上述光波導路的 端部的上述反射部相對應的部分來安裝上述光學元件,
模具成形法A:準備成形模具,該成形模具上形成了具有 與上敷層的表面形狀相對應的模面的凹部和與該凹部的一部分 連通的注入孔,在將芯定位在該成形模具的上述凹部內的狀態 下,使該凹部的開口面與下敷層的表面緊密接觸,在該狀態下, 自上述注入孔將用于形成上敷層的感光性樹脂注入到由上述凹 部的模面、下敷層的表面、芯的表面圍成的成形空間并使該用 于形成上敷層的感光性樹脂充滿上述成形空間之后,在透過上 述成形模具利用照射線對進行曝光后進行加熱處理,使上述感 光性樹脂固化;
模具成形法B:以覆蓋芯的方式在下敷層的表面涂布了用 于形成上敷層的感光性樹脂后,適當地調整對該涂布層的照射 線的曝光、加熱處理來形成半固化的感光性樹脂層,或者,通 過涂布上述感光性樹脂來形成未固化的感光性樹脂層,使形成 了具有與上敷層的表面形狀相對應的模面的凹部而未形成有與 該凹部連通的注入孔的成形模具對半固化或未固化的感光性樹 脂層進行沖壓,將芯定位在該成形模具的上述凹部內并且使該 凹部的開口面與下敷層的表面緊密接觸,在該狀態下,在透過 上述成形模具利用照射線對進行曝光后進行加熱處理,使上述 感光性樹脂層固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導路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
將上述上敷層的端部形成為反射部的工序是將上敷層本身 的端部形成為截面呈弧狀的曲面的工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導路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
上述截面呈弧狀的曲面是截面為大約1/4圓面的曲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導路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
將上述上敷層的端部形成為反射部的工序包括:將上敷層 本身的端部形成為截面呈弧狀的曲面的工序;還在所形成的曲 面上形成金屬膜的工序。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波導路組件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學元件是將光相對于上述芯射出的發光元件,上述 反射部對來自上述發光元件的射出光進行反射。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波導路組件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學元件是接受來自上述芯的光的受光元件,上述反 射部對來自上述芯的光進行反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東電工株式會社,未經日東電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550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易拆洗的鞋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勞動防護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