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墊材、墊材的制造方法、消音器及消音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32415.3 | 申請日: | 2009-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71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岡部隆彥;鈴木大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揖斐電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N1/24 | 分類號: | F01N1/24;F01N7/16;D04H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墊材 制造 方法 消音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墊材、墊材的制造方法、消音器及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在汽車等內燃機中,由內燃機產生的廢氣通過排氣通路被排出到外部,與此同時產生噪音,這種情況是眾所周知的。
于是,人們提出了各種設置在排氣通路中的消音器以減弱噪音。
特別是,為了減弱高頻域的噪音,已經使用包括如下部件的消音器:由無機纖維等形成的墊材、纏繞有墊材的具有2個以上小孔的內管、以及將墊材和內管配置在內部的外管。
在這樣的消音器中,一般由內燃機排出的廢氣通過排氣通路從內管的入口側流入內管內。然后,通過了內管內的廢氣從內管的出口側被排出到外部。此時,利用形成在內管上的2個以上小孔和包圍這些小孔的墊材使高頻域的噪音得到吸收、擴散等。通過使消音器具有這樣的結構,能夠減弱特別是高頻域的噪音。
作為用于這樣的消音器的墊材,有文獻公開了一種使用結晶率受控的結晶質氧化鋁纖維的墊材(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022817號公報
專利文獻1記載的墊材具有一定的減弱噪音的效果,但是將這樣的墊材用在消音器中的情況下,廢氣的流動產生的應力導致墊材表面附近的無機纖維出現剝離,即,墊材發生風蝕,最終墊材破損。其結果產生如下問題:降低了減弱噪音的效果;或者,絕熱性降低而使外管的溫度上升,由此導致外管的外觀受損。可以認為,這些問題是因為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墊材中層間強度不夠高造成的。
并且,在使用專利文獻1的墊材來制造消音器的情況下,難以將纏繞有墊材的內管壓入外管,因而還存在操作性差這樣的問題。
因此,人們一直需要一種墊材,該墊材在用于汽車的消音器等中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風蝕導致的破損,同時具有優異的操作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作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墊材,該墊材即使在用于例如汽車的消音器等中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風蝕導致的破損,同時具有優異的操作性。
技術方案1所述的墊材的特征在于,該墊材包含無機纖維,并且具有2個以上通過針刺處理形成的針痕,該針痕從形成在該墊材表面上的針穿入痕進展到形成在該墊材的與形成有所述針穿入痕的表面相反一側的表面上的針穿出痕,
在所述針穿出痕處形成無機纖維束,該無機纖維束是通過使2根以上所述無機纖維取向成閉環狀而形成的,并且,
在所述墊材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無機纖維束。
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墊材,上述墊材具有2個以上通過針刺處理形成的針痕,該針痕從形成在該墊材表面上的針穿入痕進展到形成在該墊材的與形成有所述針穿入痕的表面相反一側的表面上的針穿出痕。
即,在上述墊材中,在墊材的厚度方向的整個范圍,無機纖維在針痕處和針痕附近發生交錯,墊材整體的層間強度提高了。因此,在將具有這樣的構成的技術方案1所述的墊材用于消音器中的情況下,廢氣的流動產生的應力造成無機纖維剝離的情況較少,能夠防止風蝕造成的墊材整體的破損。
因而,能夠長期維持減弱噪音的效果。
并且,墊材的絕熱性不易受損,因此能夠防止外管溫度上升。而且,能夠防止外管因熱而出現變色。因此,能夠制成外管的外觀不易受損的墊材。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針刺處理是指如下處理:使2根以上的針從燒制后成為墊材的片狀物的一個表面向另一個表面穿透該片狀物,由此使構成片狀物的且在燒制后變為無機纖維的無機纖維前體處于相互交錯的狀態,即,針刺處理是使無機纖維前體交錯的處理。
對進行了這樣的針刺處理的片狀物進行燒制,以將無機纖維前體所含有的有機聚合物分解、燒掉,由此可以得到無機纖維交錯的墊材。
并且,層間強度是指當通過拉伸或撕裂等操作對墊材施加了負荷時墊材能夠維持原始形狀的最大應力。
該層間強度與墊材中無機纖維的交錯有關,墊材中無機纖維的交錯程度越大,并且無機纖維的交錯數量越多,墊材整體的層間強度越高。
以下,使用附圖,對技術方案1所述的墊材能夠發揮上述效果的理由進行說明。
圖1(a)是示意性表示技術方案1所述的墊材的一例的局部切口立體圖,該圖中也一同顯示了將該墊材沿厚度方向切斷時得到的截面。
技術方案1的墊材10包含無機纖維,其外形是俯視圖大致為矩形并且具有預定厚度的平板狀。關于技術方案1的墊材10的外形,將在后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記載中進行說明,以下,對技術方案1的墊材10的表面和內部的詳細構成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揖斐電株式會社,未經揖斐電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24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空氣流量的怠速速度控制動力安全
- 下一篇:“W”形可調節型人工晶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