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大米草泥下剪除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112363.3 | 申請日: | 2009-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7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尤民生;張家壽;曾兆華;林瀚;游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寧德市農(nóng)業(yè)機械化管理局;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M21/02 | 分類號: | A01M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2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米 草泥下 剪除 | ||
1、一種大米草泥下剪除機,其特征是主體分為機體、剪切機構、動力及傳輸部分、驅動機構、操縱機構五大部分:
機體作為各部分的定位固定主體,由機架(22)、承重板(21)、手扶操縱臂(16)組成;機架(22)成Γ形,手扶操縱臂直接焊接在機架的兩側上;承重板(21)采用鋼制或玻璃纖維板制成,由固定螺栓定位在Γ形型機架(22)上板(49)的下方的垂直板(50)上,可以上下調節(jié);
剪切機構由下刀臺(1)、上刀架(5)組成,下刀臺(1)與機架(22)之間采用焊接或鉚接的方式固定,下刀臺(1)位于Γ形型機架(22)下折板的頂端,下刀臺(1)為整體鋼板加工而成,開有進桿槽,槽前端為尖三角;進桿槽后還開有導泥斜面,進一步減少阻力;下刀臺(1)靠近機架的一端的上表面上設上刀架(5)的限位凸臺(4),限位凸臺上開有螺絲孔;刀具由彈簧鋼材質,經(jīng)高頻淬火,保證同時具有硬度和韌度,上刀架(5)加工有刀槽,刀具(2)并排安裝在刀槽內,通過緊固螺絲(3)固定在上刀架(5)上,上刀架(5)在下刀臺(1)限位凸臺的對應位置開有限位滑槽(48),通過與限位凸臺(4)的配合,以定位左右運動;上刀架(4)的上表面上,開有V形滑槽(46)和凹形滑槽(47),V和凹形滑槽的間距,略大于其下表面的限位槽,在上刀架(5)上設有滑塊(6),滑塊(6)的下表面上左右兩分別做有∧形和凸形滑軌,分別與上刀架(5)的上表面上的V形滑槽(46)和凹形滑槽(47)配合,成對應關系,并通過螺絲(7),將上刀架及其刀具壓在下刀臺上,通過限位槽和滑板可滑動的將上刀架(4)定位在下刀臺上,與下刀臺槽壁一起形成剪切上下刃;
動力及傳輸部分的變速箱(11)與動力機(15)用緊固螺栓固定在Γ形型機架(22)上板的上方,大皮帶輪(12)、小皮帶輪(13)則分別安裝在變速箱和動力機上,大皮帶輪(12)、小皮帶輪(13)通過皮帶聯(lián)動;上刀架上設有圓柱凸臺(25),通過懸臂(9)與曲柄(8)與變速箱的輸出立軸(10)形成連桿機構,帶動立軸、懸臂、曲柄和上刀架運動;動力機(15)通過大皮帶輪(12)、小皮帶輪(13)和皮帶(20)將動力輸出到變速箱(11),經(jīng)變速齒輪組(31)、齒嵌式離合器(32)、檔位齒輪組(27)、倒檔齒輪組(31)后分為兩路;一路經(jīng)錐形齒輪組(33)變化方向后有立軸輸出,通過連桿機構將圓周運動轉化為橫向的往復運動;一路經(jīng)減速齒輪組(28)、(29)、(30)減速后輸出到主驅動軸(26),驅動鐵輪(23);檔位齒輪(27)分為三組,分別對應高速、低速、倒檔;變速系統(tǒng)中設有齒嵌式離合器,在離合器手柄松開時中止動力傳輸;
操縱機構的檔位手柄(17)、離合手柄(18)、手油門(19)安裝在操縱臂上,通過拉線與變速箱、動力機相應部分連接;通過手扶操縱臂(16)、手油門(19)和油門拉線實現(xiàn)動力機轉速控制,通過檔位手柄(17)和變速箱(11)內變速齒輪組實現(xiàn)高速、低速、倒車的檔位控制,通過離合柄(18)和變速箱內齒嵌式離合器(32)實現(xiàn)剪切機的停走控制以及動力保護,以上共同組成剪切機的運行狀態(tài)操縱機構;
驅動機構由主驅動主軸(26)和驅動鐵葉輪(23)組成,主驅動軸(26)通過軸承固定在機架上,兩只驅動鐵輪由螺栓對稱安裝在主驅動軸上驅動鐵葉輪(23)由直徑50cm圓型鋼板、內外鋼圈焊接而成,內等距軸向分布有輪幅,輪輻由鋼板所制,凸出鋼圈5cm,深入泥下15cm;兩只鐵輪由螺栓對稱安裝在主驅動軸上,在陸地上行駛時,驅動鐵輪外套膠輪圈,可以實現(xiàn)的自走的轉場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草泥下剪除機,其特征是配有無動力履帶,無動力履帶由履帶輪架(40)、主承載輪(36)、副承載輪(37),輔助輪(38)和左右橡膠履帶(34)組成;主承載輪(36)、副承載輪(37)、輔助輪(38)為空心圓筒(39)一端密封,通過軸承(41)固定在履帶輪架(40)上,另一端通過油氈(43)和蓋板(44)、以螺絲(45)密封,承重輪上開有導泥槽;主承載輪(36)、副承載輪(37)位于履帶輪架的兩端,輔助輪(38)位于主承載輪(36)、副承載輪(37)之間,主承載輪(36)、副承載輪(37)、輔助輪(38)左右對稱;橡膠履帶覆蓋在主承載輪(36)、副承載輪(37)、輔助輪(38)的外側,左右對稱;在無動力履帶主承載輪(36)的軸上焊有固定板(42),通過固定板(42)固定在Γ形型機架(22)上板(49)的下方的垂直板(50)上;在履帶輪架(40)的中軸上設有承重架(35),承重架(35)的另一端與機架上板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寧德市農(nóng)業(yè)機械化管理局;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jīng)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寧德市農(nóng)業(yè)機械化管理局;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236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