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及其觸媒砂輪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7167.3 | 申請日: | 200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8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利;文東輝;計時鳴;徐振浩;袁巧玲;金明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19/22 | 分類號: | B24B19/22;B24D18/00;B24D3/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1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剛石 薄膜 研磨 方法 及其 觸媒 砂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研磨、拋光等精密加工領域,尤其適用于CVD金剛石薄膜研磨和拋光的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及其觸媒砂輪。
背景技術
CVD金剛石膜機械式研磨拋光利用游離磨料或金剛石砂輪與CVD金剛石膜表面接觸產生較大的摩擦力,使金剛石表層發生變形甚至碳鍵斷裂而形成碎屑,從而達到去除材料的目的。但是,傳統的方法存在以下的弊端:加工效率較低,微觀表面質量不佳,且容易造成膜的破裂、損傷。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CVD金剛石薄膜機械式研磨拋光工藝的缺點,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表面質量好、破損少、使用便捷的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及其觸媒砂輪。
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分別和粘結劑混合,各自的體積百分比為:磨粒80%~90%,粘結劑10%~20%,攪拌均勻,其中催化磨粒占總磨粒體積60%~80%,切削磨粒占總磨粒體積40%~20%;
(2)制造同心圓的模具,按照催化磨粒與切削磨粒相間的方式倒入混合好的磨粒,催化磨粒位于最外層,澆注成型;
(3)將磨具放入壓縮機內擠壓固化,脫模后制得觸媒砂輪。
(4)觸媒砂輪對工件進行加工時,在催化磨粒的摩擦及催化作用下,降低了CVD金剛石膜石墨化所需的活化能,能夠在較低的條件下形成易于研磨的非金剛石碳,待催化磨粒磨損消耗后,再由切削磨粒對石墨化產生的非金剛石碳進行去石墨化研磨和拋光,實現金剛石薄膜表面的精密研磨和拋光。
適用于所述的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的觸媒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輪由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所組成。
進一步,所述的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按照同心圓層狀分布,所述的催化磨粒位于最外層。
進一步,所述的砂輪中磨粒之間以固著方式粘結,各自的體積百分比為:磨粒80%~90%,粘結劑10%~20%,各部分占磨粒總體積的百分比為:催化磨粒60%~80%,切削磨粒40%~20%。
進一步,所述的催化磨粒可以為:鐵、錳,鈦,鋁之一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進一步,所述的催化磨粒粒徑范圍為0.5~10微米。
進一步,所述的切削磨粒可以為:單晶金剛石微粉。
進一步,所述的切削磨粒粒徑范圍為1.5~10微米。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為:將催化劑、切削磨粒進行有機組合,利用觸媒作用,降低CVD金剛石膜石墨化所需的活化能,在較低的條件下,實現局部位置CVD金剛石的石墨化,切削磨粒進行去石磨化研磨。
本發明的優點是:適用性強、結構緊湊、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負面影響小、使用便捷等。
附圖說明
圖1為觸媒砂輪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一
參照附圖1:
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催化磨粒和切削磨粒分別和粘結劑混合,各自的體積百分比為:磨粒80%~90%,粘結劑10%~20%,攪拌均勻,其中催化磨粒占總磨粒體積60%~80%,切削磨粒占總磨粒體積40%~20%;
(2)制造同心圓的模具,按照催化磨粒與切削磨粒相間的方式倒入混合好的磨粒,催化磨粒位于最外層,澆注成型;
(3)將磨具放入壓縮機內擠壓固化,脫模后制得觸媒砂輪。
(4)觸媒砂輪對工件進行加工時,在催化磨粒的摩擦及催化作用下,降低了CVD金剛石膜石墨化所需的活化能,能夠在較低的條件下形成易于研磨的非金剛石碳,待催化磨粒磨損消耗后,再由切削磨粒對石墨化產生的非金剛石碳進行去石墨化研磨和拋光,實現金剛石薄膜表面的精密研磨和拋光。
實施例二
參照附圖1:
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所述的金剛石薄膜研磨方法的觸媒砂輪,所述的砂輪由催化磨粒1和切削磨粒2所組成。
所述的催化磨粒1和切削磨粒2按照同心圓層狀分布,所述的催化磨粒1位于最外層。
所述的砂輪中催化磨粒1和切削磨粒2之間以固著方式粘結,各自的體積百分比為:磨粒80%~90%,粘結劑10%~20%,各部分占磨粒總體積的百分比為:催化磨粒60%~80%,切削磨粒40%~20%。
所述的催化磨粒1可以為:鐵、錳,鈦,鋁之一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催化磨粒1粒徑范圍為0.5~10微米。
所述的切削磨粒2可以為:單晶金剛石微粉。
所述的切削磨粒2粒徑范圍為1.5~10微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71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