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橄欖石結構的介孔磷酸鹽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3624.1 | 申請日: | 2009-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349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斌;王小建;黃學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02 | 分類號: | H01M4/02;H01M4/58;H01M4/62;B82B1/00;H01M4/04;B82B3/00;H01M1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曹津燕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橄欖石 結構 磷酸鹽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1.一種以以下通式表示的具有橄欖石結構的介孔磷酸鹽正極材料,
LixAaMmBbPOzNn,
其中:
摻雜元素A為Na,Mg,Ti,V,Cr,Cu,Mn,Co,Ni,Zn,Ga,In,Ge,W,Hg,Au,Ag,Nb或Zr中的至少一種;
金屬M為Fe,Co,Mn,Ni或V中的至少一種;
摻雜元素B為Li,Na,K,Ca,Mg,Ti,V,Cr,Cu,Mn,Co,Ni,Zn,Ga,In,Ge,Ag,Nb,Hg,Au,Zr或W中的至少一種;
M與B不同時為同一種元素;
x,a,m,b,z,n分別代表摩爾比,0.9≤x≤1.8,0≤a≤0.1,0.5≤m≤1,0≤b≤0.5,3≤z≤4,0≤n≤1;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材料是碳包覆的且具有納米級介孔孔道的一次顆粒,所述介孔的平均孔徑為2-50nm,優選為10-40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級介孔孔道是連續貫通或部分連續貫通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極材料的平均粒徑為20nm-500nm,而且一次顆粒有部分團聚。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極材料的顆粒表面及其介孔內壁沉積包覆著一層厚度為1-5nm的碳膜,碳元素占正極材料總重量的2-25%。
5.一種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橄欖石結構的介孔磷酸鹽正極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摩爾比稱好鋰鹽、過渡金屬鹽、磷酸鹽、摻雜金屬的鹽、氮源和碳源,一并放入球磨罐中;
2)向球磨罐中加入有機溶劑,然后開始球磨;
3)球磨后,把漿料取出,在室溫下干燥,得到前驅體粉末;
4)將前驅體粉末在管式爐中、在惰性氣氛或含有還原性氣體的惰性氣氛中預燒,自然冷卻;
5)將預燒產物研磨粉碎后在管式爐中、在惰性氣氛或含有還原性氣體的惰性氣氛中高溫燒結,然后自然冷卻;
6)將燒好的固體研磨粉碎,得到所需的具有橄欖石結構的介孔過渡金屬磷酸鹽正極材料;
其中所述碳源選自維生素、葡萄糖、聚乙二醇、聚丙烯酸、抗壞血酸、蔗糖、檸檬酸、石墨、乙炔黑和炭黑中的至少兩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為摩爾比為1∶1的檸檬酸和炭黑;或摩爾比為1∶1的檸檬酸和蔗糖;或摩爾比為1∶1的葡萄糖和蔗糖;或摩爾比為2∶1∶3的葡萄糖、蔗糖和乙炔黑。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磨時間為2-10小時,球磨介質的粒徑為1mm-10mm。
8.根據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燒的溫度在250℃-450℃之間,燒結時間為3-10小時;所述高溫燒結的溫度在550℃-800℃之間,燒結時間為5-15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5-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燒和燒結步驟中的升溫速率為1℃/min至1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5-9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鋰鹽選自氟化鋰、乙酸鋰、碳酸鋰、檸檬酸鋰、硝酸鋰和草酸鋰中的一種或多種。
11.根據權利要求5-10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渡金屬鹽選自過渡金屬的乙酸鹽、碳酸鹽、檸檬酸鹽、硝酸鹽和草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12.根據權利要求5-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摻雜元素的鹽選自摻雜元素的乙酸鹽、檸檬酸鹽、硝酸鹽和草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13.根據權利要求5-12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劑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酮、丙三醇、異丙醇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14.根據權利要求5-1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氣氛為氬氣或氮氣,所述的還原性氣體為氫氣或一氧化碳。
1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正極材料在制備二次鋰電池中的應用,其直接用作正極材料,或作為添加劑和現有正極材料混合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36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旋型DGW帶通濾波器
- 下一篇:燃氣灶安全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