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商品期貨便利收益的評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7627.4 | 申請日: | 200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7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凝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凝 |
| 主分類號: | G06Q40/00 | 分類號: | G06Q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商品 期貨 便利 收益 評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商品期貨評價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商品期貨便利收益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極易受到市場供求關系、外部經濟沖擊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較大波動,從而給市場交易的參與者造成各種各樣的風險。作為最基本的金融衍生產品之一,期貨合約是市場參與者對沖價格、匯率等各種風險的重要工具。所謂期貨,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這里的標的物是指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實物商品,如農產品、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種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進行這種交易的場所即為期貨市場。作為分散風險、發現價格的場所,期貨市場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完善的影響日益顯著。
便利收益是期貨價格理論的重要概念和議題,但國內的期貨理論研究中很少提及,或者僅限于將其作為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關系中的一個因素進行描述性解釋。便利收益是指對于物質商品直接所有權的收益,即物質商品現貨具備而金融資產和商品期貨所不具備的收益。便利收益的概念最早是由Kaldor(1939)提出,他認為,所有擁有存貨的交易者因持有商品而獲利,這種收益是對庫存者擁有商品的補償。Brennan?&?Schwarz(1985)將便利收益定義為:因提供市場流動性服務而使得實物商品持有者增加的收益,該收益不包括用于交割的商品本身。便利收益是期貨價格理論的重要概念和議題,但現有的期貨理論研究中很少提及,或者僅限于將其作為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關系中的一個因素進行描述性解釋。
發明內容
為了找出不同商品便利收益的價值及其波動性與距離到期日的時間、倉儲成本和商品特質的關系,為商品期貨定價理論和實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條更新、更科學的思路。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商品期貨便利收益的評價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首先,建立便利收益的估計模型如下:
其中δt,T是指在時期t的現貨相對于在未來的時期T到期的期貨合約的凈便利收益,rft是時期t的連續復利的無風險利率,St和Ft,T分別代表時期t的現貨價格和在時期T到期的期貨價格,T-t為距離到期日的時間,以年為單位。
第二步,檢驗便利收益的異方差性。其AR(1)的回歸模型如下:
δt,T=α0+α1×δt-1,T+εt
其中被解釋變量是當期的凈便利收益,解釋變量即上一期的凈便利收益。
第三步,對便利收益的異方差性進行檢驗:
第一種檢驗方法:將第二步中的模型的殘差項的平方作為被解釋變量,再次對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回歸模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凝,未經楊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76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熒光粉激發腔的單色光源封裝結構及投影光學引擎
- 下一篇:光伏組件的接線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