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粱酒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2964.4 | 申請日: | 2009-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0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俊義;莊垣漳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俊義;莊垣漳 |
| 主分類號: | C12G3/02 | 分類號: | C12G3/02;C12G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耿小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粱酒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粱酒制作方法,顧名思義,即是以高粱為原料的制酒方法,但是與一般高粱酒不同之處在于其并非以高粱谷粒為制酒原料,而是改以具有高甜度的高粱梗、葉為原料制酒,因此可省略高粱谷粒淀粉發酵為糖分再轉化為酒精的步驟與工時,能有效縮減制作步驟,且兼具原料取得容易、風味不同、以及殘料再利用的產業利用價值與經濟效益。
背景技術
一般高粱酒在制作上,主要是以高粱谷粒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冷卻→拌曲→發酵→蒸餾(第一道酒)→再拌曲→再發酵→再蒸餾(第二道酒)完成釀酒生產作業,而后將蒸餾的第一、二道酒調配酒度融合后再存入地窖,經六個月以上時間除去糟味,再經品質鑒定,達到出廠水準再灌瓶分裝為成品上市。
在其整個制酒過程中,因需將高粱谷粒經浸泡后加壓蒸煮,使淀粉糊化外殼破裂,待冷卻后再與高梁曲攪拌混合均勻后再發酵,藉以將淀粉轉換為糖份,而后再進行蒸餾作業,其整個發酵作業的時間至少要10天左右,而后續的再發酵亦需大約10天,而在其制酒的過程中,通常要經三次重復發酵與蒸餾的過程,才會使發酵趨于完全,因而發酵所需的時間甚長,通常超過一個月,如此一來,將造成其產量的極大限制,實不利于產業利用價值與經濟效益原則。
再者,因其采用成熟的高粱谷粒為原料,而高粱自播種至谷粒成熟,雖依其品種而略有差異,但一般通常需要4~6個月,換言之,其高粱作物在栽種上,通常一年只能兩收,而其每公頃每次的產量約只有8噸,如此一來,將使其原料來源面臨極大限制,加上在高粱生長過程中必須噴藥防范病蟲害,無形中便衍生了農藥殘留問題,成為健康上的極大安全隱憂。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行高粱酒制法采高粱谷粒為原料所存在及衍生的問題與缺失,發明人特著手進行新的制酒原料的開發與研究,進而研創出本發明的創新制酒方法,即其主要目的是在于利用甜高粱梗、葉的汁液取代常用的高粱谷粒作為制酒原料,據此可省略由淀粉發酵轉換為糖份的步驟,據此可大幅縮減其制酒的周期,同時能減省其耗用的燃料能源,有效提升其作業效率及產業經濟效益。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利用甜高粱梗、葉作為制酒原料,特別能縮短原料的取得時間,使原料來源無匱乏之虞,同時可減少噴灑農藥,因此在取得絕佳的產業經濟效益外,更減少危害人體健康安全之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經由其制酒原料的改變,特別能調制出不同風味的高粱酒。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經由制酒原料的變更,使其制酒過程中所產生的殘料,可運用于畜牧業的食料。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利用甜高粱梗、葉作為制酒原料,使其原料取得周期得以縮短,使其除了春夏秋冬作方式栽培外,更可作為農田冬春季休耕的間作,從而能增加農田的利用率與經濟效益。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高梁酒制作方法,是一種釀造制酒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壓榨:將青刈取得的高粱梗與葉采壓榨方法,壓榨出呈綠色狀的汁液與纖維;
(B)粗過濾:將高粱梗與葉的纖維濾除;
(C)離心處理:利用離心機對濾除纖維的汁液進行離心處理,以萃取更純凈的汁液;
(D)細過濾:進一步將汁液內含有的細微殘渣濾除;
(E)殺菌:高溫滅殺汁液可能含有的天然雜菌;
(F)接菌種:將預設定的飲用風味(經發酵才會產生)的菌種接入汁液中;
(G)發酵:將溫度控制在預定值,使菌種進行發酵作用,在其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自然沉淀的固形物;
(H)轉桶:轉換容器并將固形物去除,藉以僅保留單純的發酵酒液;
(I)殺菌:將所接的菌種殺除,藉以使酒液的風味固定;
(J)儲藏:利用橡木桶或不銹鋼容器盛裝酒液,并儲藏放置所需要的時間(年份);
(K)混合調配:依需要增減酒精濃度或口感;
(L)過濾:安全精過濾,濾除可能摻含的雜物,以取得更精純的酒液;
(M)裝瓶:以預制的酒瓶將酒液予以分裝,成為市售酒品。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高粱梗與葉的原料來源,為選擇甜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甜高粱品種。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酵溫度設定在25℃~35℃之間。
一種高梁酒制作方法,是一種蒸餾制酒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壓榨:將青刈取得的高粱梗與葉采壓榨方法,壓榨出呈綠色狀的汁液與纖維;
(B)粗過濾:將高粱梗與葉的纖維濾除;
(C)離心處理:利用離心機對濾除纖維的汁液進行離心處理,以萃取更純凈的汁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俊義;莊垣漳,未經林俊義;莊垣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29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