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抗癌活性的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新化合物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64796.6 | 申請日: | 2009-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4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海明;渠桂榮;吳靜;王東超;楊西寧;張新迎;牛紅英;夏然;王菲菲;蔡玉瑛;王秀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師范大學;新鄉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73/40 | 分類號: | C07D473/40;C07D473/34;C07D473/16 |
| 代理公司: | 新鄉市平原專利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毋致善 |
| 地址: | 453007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抗癌 活性 被單 氮雜冠醚 修飾 嘌呤 核苷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類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特別是一種具有抗癌活性的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新化合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核苷類化合物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抗癌、抗病毒潛能的一類藥物,經過修飾的嘌呤環和嘌呤核苷衍生物在生物化學和生物學上有著重要作用。?
以分子識別為基礎的主一客體化學作為新興交叉學科,已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冠醚化合物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類新型的配體,它與自然界中所發現的大環抗菌素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它們既具有疏水的外部骨架,又具有親水的可以和金屬離子成鍵的內腔,與通常的配體相比,冠醚具有較多的給體原子。?
目前,冠醚的合成已比較成熟,但對于6-位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化合物的合成,尚未見報道,鑒于核苷類化合物具有較好的生理活性和冠醚化合物具有較強的配位能力,兩者結合起來,有望成為一類具有更強生理活性的新型冠醚嘌呤核苷類化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抗癌活性的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新化合物及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具有抗癌活性的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新化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化合物(III)具有以下的結構:?
式中R1代表下列基團的一種:?
H;鹵素;NH2;N,N-二烯丙基?
NR3;其中的R3代表烯丙基(-CH2CH=CH2),或甲基取代的烯丙基?,或是乙基取代的烯丙基?
式中R2代表下列基團的一種:?
H;芐基或者鹵代芐基?;烯丙基?甲基烯丙基?;乙基烯丙基?正丁基?;式中n為零,或任一正整數。?
所述化合物(III)及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酸或堿所形成的加成鹽。?
具有抗癌活性的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合成步驟:?
(1)、以9位帶有上述R2不同取代基的6-氯嘌呤,2,6-二氯嘌呤,2-氨基-6-氯嘌呤,2-N,N-二烯丙基-6氯嘌呤,2-N,N-二甲基烯丙基-6氯嘌呤類化合物(I)為原料,分別在微波輻射下,以水為溶劑,與二乙醇胺反應,得到6-N,N-二(2-羥乙基)嘌呤類化合物(II),?
合成反應方程式如下:?
其中R1與R2代表的基團與化合物(III)相同,?
(2)、以6-N,N-二(2-羥乙基)嘌呤類化合物(II)為原料,在堿性條件下,在有機溶劑中,分別與對乙二醇二對甲苯磺酸酯,對甲基苯磺酸一縮二乙二醇雙酯,三甘醇二對甲苯磺酸酯和對四甘醇二對甲苯磺酸酯回流反應,6小時,得到相應的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類新化合物(III),?
化學反應式如下:?
式中的n為0或者任意一正整數。?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以下溶劑的一種或者其混合溶劑:二甲基亞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氫呋喃(THF)、叔丁醇、乙腈、正己烷、正辛烷、異辛烷、氯仿、吡啶、苯、甲苯。所述的堿性條件下所用的堿性物質為以下的一種或者其混合物:堿金屬的氫化物、堿金屬的氫氧化物、甲醇鈉、乙醇鈉。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強,制備方法綠色、環保、簡便、易行的顯著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所涉及的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式(III)如下:?
其中R1代表下列基團的一種:?
H;鹵素;NH2;N,N-二烯丙基?
NR3;其中的R3代表烯丙基(-CH2CH=CH2),或甲基取代的烯丙基?,或是乙基取代的烯丙基?
其中R2代表下列基團的一種:?
H;芐基或者鹵代芐基?;烯丙基?甲基烯丙基?,乙基烯丙基?正丁基?
n是等于0,或是等于1、2、3……的正整數?
6-位被單氮雜冠醚修飾的嘌呤核苷類新化合物的合成,是按照下列步驟進行的:?
以9位帶有上述R2不同取代基的6-氯嘌呤,2,6-二氯嘌呤,2-氨基-6-氯嘌呤,2-N,N-二烯丙基-6氯嘌呤,2-N,N-二甲基烯丙基-6氯嘌呤類化合物(I)為原料,分別在微波輻射下,以水為溶劑,與二乙醇胺反應,得到6-N,N-二(2-羥乙基)嘌呤類化合物(I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師范大學;新鄉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師范大學;新鄉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47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燃燒爐上余熱利用熱交換器
- 下一篇:一種加熱除鹽水的鍋爐排污余熱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