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提高發(fā)光二極管外量子效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61316.0 | 申請日: | 2009-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1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玉萍;魏世禎;孫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燦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胡里程 |
| 地址: | 430223***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發(fā)光二極管 量子 效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夠應用于半導體發(fā)光二極管,特別是氮化鎵基藍綠光發(fā) 光二極管,能有效提高其外量子效率的一種新方法。
背景技術
半導體發(fā)光二極管具有體積小、效率高和壽命長等優(yōu)點,在交通指示、戶 外全色顯示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利用大功率發(fā)光二極管(LED)可能 實現半導體固態(tài)照明,引起人類照明史的革命,從而逐漸成為目前光電子學領 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產業(yè)化的LED發(fā)光效率只有50lm/W左右,其效率 還較傳統(tǒng)的光源低很多。LED的內量子效率已經達到80%以上,為了獲得高亮 度的LED,關鍵要提高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目前,芯片的光提取效率是限制器 件外量子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外延層材料、襯底材料以及空氣之間 的折射率差別較大,導致有源區(qū)產生的光在不同折射率材料界面發(fā)生全反射而 不能導出芯片。目前已經提出了幾種提高芯片光提取效率的方法,主要包括: 改變芯片的幾何外形,減少光在芯片內部的傳播路程,降低光的吸收損耗,如, 采用倒金字塔結構,采用諧振腔或光子晶體等結構改變自發(fā)輻射等等;利用倒 裝焊(flip-chip?bonding)技術,同時通過高反射率的P型電極,增加光從藍寶 石透射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提高芯片的光提取效率;此外,在外延片生長工藝 中采用表面粗糙化的方法使光在粗糙的半導體和空氣(或其他介質)界面發(fā)生散 射,增加其透射的機會,如,使用氮化鎂(MgN)對P型層進行表面處理,利 用低溫工藝生長P型層,獲得粗糙化表面,從而提高光的提取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的方法增加半導體發(fā)光二極管的外量子效 率,這種方法直接運用于外延片生長工藝中,通過提高P型層中鎂原子(Mg) 的摻雜濃度,獲得粗糙化表面,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光在外延材料與空氣(或 其他介質)界面的全反射,從而提高發(fā)光二極管的光提取效率,從而增加其發(fā) 光效率。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提高半導體發(fā)光二極管外量子效率的方法,該 二極管外延片結構從下向上的順序依次為襯底,低溫緩沖層,高溫緩沖層,復 合N型層,發(fā)光層多量子阱結構MQW,復合P型層。P型層的特殊生長工藝。 本發(fā)明中,P型層為復合結構。P型層9的厚度介于10nm至200nm之間,其 組分為:鋁銦鎵氮(AlxInyGa1-x-yN?0<x<1,0≤y<1,x+y<1),可以為鋁鎵 氮AlGaN三元合金,也可以為鋁銦鎵氮AlInGaN四元合金,該層禁帶寬度較 發(fā)光層多量子阱結構MQW中的壘層寬,通常稱作寬禁帶電子阻擋層。P型層 10的厚度為100nm至800nm之間,其組分為鋁銦鎵氮AlxInyGa1-x-yN(0≤x<1, 0≤y<1x+y<1,),可以為純氮化鎵(GaN)材料,也可以為鋁鎵氮AlGaN, 銦鎵氮InGaN三元合金,也可以為鋁銦鎵氮AlInGaN四元合金。P型層11, 其組分為鋁銦鎵氮AlxInyGa1-x-yN(0≤x<1,0≤y<1,x+y<1)可以為純氮化鎵 (GaN)材料,也可以為鋁鎵氮AlGaN,銦鎵氮InGaN三元合金,也可以為鋁 銦鎵氮AlInGaN四元合金,該層通常為電極接觸層。粗化層可以是P型層9, 或者P型層10,或者P型層11,也可以是某一層的某一個區(qū)域,也可以是復 合P型層的多層。也就是說粗化層的位置可以靠近發(fā)光層MQW,可以位于外 延片最頂層,也可以位于P型復合結構的中間某一位置。上述所有的結構形式 都可以達到外延片表面粗糙化的效果。本發(fā)明中,粗化層的生長方式采用一種 新穎的粗化方法:提高P型層鎂原子(Mg)的摻雜濃度,鎂原子與鎵原子的 摩爾比(Mg/Ga)介于1/100至1/4之間。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介于”均包括本 數。
本發(fā)明以高純氫氣(H2)或氮氣(N2)作為載氣,以三甲基鎵(TMGa)、 三甲基鋁(TMAl)、三甲基銦(TMIn)和氨氣(NH3)分別作為Ga、Al、In 和N源,用硅烷(SiH4)、二茂鎂(Cp2Mg)分別作為n、p型摻雜劑。
外延結構如圖4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燦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燦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613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版印刷印版載體
- 下一篇:一種三維地震記錄的疊前似二維變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