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浮式軌道巡檢車的框架車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57715.X | 申請日: | 2009-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4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13 |
| 發明(設計)人: | 何大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1D17/04 | 分類號: | B61D17/04;B60L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茂泰 |
| 地址: | 201204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浮式 軌道 巡檢 框架 車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磁浮交通領域內的特種車輛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磁浮式軌道巡檢車的框架車體結構。?
背景技術
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缺乏一種能以高速巡檢運行和以低速測量運行的軌道巡檢車。在該領域內設計與制造的軌道巡檢車均以輪支撐與驅動,加上導向支撐輪作為車輛安全運行的保障,但是這樣的牽引模式車輛不具備高速巡檢運行的條件,使得客運線路維護的“天窗”時間過長,影響到客運線路的運輸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求軌道巡檢車具備如下功能:?
1)清除軌道上的任何異物,檢查軌道功能面(長定子面、滑行面、導向面、供電軌、定位標志板等)的安裝與使用情況,檢查是否有侵入列車安全運行的限界;?
2)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巡檢工作;?
3)如發現軌道故障應能做維護處理,在短時間內讓列車通行;?
4)兼備救援事故列車的任務;?
5)精確測量軌道偏差,為線路調整工作提供依據。?
但是上述的要求卻無法集成在一輛巡檢車上,原高速磁浮客運車輛的車體結構選擇了鋁合金擠壓型材與三明治鋁合金復合板的結構,包括設備夾層作為載荷承擔結構。然而這樣的車體結構并不適應軌道巡檢車的結構要求。首先是設備夾層無法實現,車輛的全部載荷必須以車廂底板承擔。其二是必須考慮走行機構上的電機支撐輪所占空間,這就要求部分車載電氣設備必須安裝在車廂內。?
目前急需一種質量較輕、結構合理、滿足多種功能需求、強度與剛度合適的磁浮式軌道巡檢車的車體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磁浮式軌道巡檢車的框架車體結構,針對如何實現雙牽引模式和集成背景技術中的功能要求為一體的車體結構的技術問題,利用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原有的長定子牽引模式、車輛懸浮導向控制模式、車輛運控地面與車載協調模式、原有的車地通信模式等設計高速巡檢功能,利用附加外轉子牽引電機作為支撐輪,配置高速視頻監視、高速精確測量、升降維護平臺、車載混合動力等系統作為創新部分實現低速監測的功能,同時還可以利用電機輪驅動模式實現自救與客運列車的救援,著重解決實現磁浮式軌道巡檢車的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磁浮式軌道巡檢車的框架車體結構,包含:?
車廂底板;?
車廂結構,其設置在車廂底板上;?
升降維護平臺,其設置在車廂底板上,位于車廂結構的兩端;?
車地通信設備安裝支架,其設置在車廂底板上,位于車廂結構的兩端;?
車載混合動力電網設備,其對稱設置在車廂底板上,位于車廂結構之內,可均衡整車的載荷;所述的車載混合動力電網設備的外部設置有隔音罩,該隔音罩固定并密封在車廂底板上,防止發電機組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傳入巡檢車得車廂內影響工作環境;?
所述的車廂底板采用框架結構,該車廂底板包含:?
底板框架;?
設置在底板框架兩端的防撞裝置,其用于巡檢車的牽引與清除軌道上的異物;?
設置在底板框架兩端的車鉤,作為其他車輛的牽引救援使用;?
所述的底板框架包含利用橫向框架連接的上層框架和下縱梁框架;?
所述的上層框架包含依次從內至外縱向平行設置的固定縱梁、底板加強縱梁、電纜布置槽和縱向邊梁;?
所述的固定縱梁用于固定車載混合動力電網設備,在固定縱梁和車載混合動力電網設備之間可設置緩振橡膠墊,從而減小車載混合動力電網設備的運行震動;?
所述的縱向邊梁中還設置有氣路型材,可簡化軌道巡檢車的氣路系統;?
所述的下縱梁框架上還設置有下縱梁;?
所述的車廂底板還包含:?
車廂底板上裙板,其設置在底板框架兩側,位于上層框架和下縱梁框架之間,作為車廂底板下部安裝設備檢修蓋板,還具備承受其他列車以500km/h速度會車時產生的空氣動力學載荷的能力;?
所述的車廂底板的底板框架的上表面上還包含澆塑的橡膠地板或塑膠地板,一方面可以防油防滑,另一方面可以密封隔離噪聲;?
所述的車廂結構包含:?
車廂框架,該車廂框架比原車廂框架的結構短;?
車頭,其固定在所述車廂框架的兩端,該車頭具有前開門,可適應高速磁浮交通車輛以高速運行會車時產生的空氣動力學載荷;?
車廂側車門,其設置在所述車廂框架的兩個側面;?
車窗,其設置在所述車廂框架的兩個側面;?
車頂空調,其設置在所述車廂框架的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經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577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