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墻瓷片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40303.5 | 申請日: | 2009-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6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曾彥熾 | 申請(專利權)人: | 霍鐮泉 |
| 主分類號: | E04F13/14 | 分類號: | E04F13/14;C04B41/86;B24B7/22;B24B2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墻 瓷片 生產 方法 | ||
1.一種內墻瓷片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傳統的內墻 瓷片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在瓷片坯體的第一釉層上進行膠輥印花,后 淋玻璃體釉層,經高溫燒成后,運用全拋技術進行粗拋-精拋-超精 拋-最后到磨邊干燥的后序加工處理;
在所述瓷片拋光工藝中采用全自動拋光機,在粗拋過程中,必須 保證水的壓力,使拋后的碎片能及時沖到機的邊緣,保證粗拋的產品 既能拋平且沒劃痕,導入增光粉進行超精拋增光處理,調整好增光粉 和水的比例,使產品的表面光度達到90度以上;
在生產過程中,在所述瓷片拋光前還需要針對產品所需的透明度 和下彎度,對每組拋光機磨頭拋片布局做相應安裝調整,選擇玻璃體 熔塊時,對其透明度和硬度都要嚴格控制,透明度的判斷一般是在單 獨燒制后進行人工檢測,并進行選取,硬度一般選取在4~5范圍內, 才能保證拋后產品的清晰度;下彎度方面:控制好底釉和玻璃體層的 膨脹系數,使其與磚坯的膨脹系數相結合,保證其在拋光過程中能承 受1.5~3公斤的壓力;控制好每個模頭所施加的壓力及超精拋模片的 質量和所選的模片目數,拋光過程中,對每組機磨頭拋片布局做了相 應安裝,一組三機,各安裝16組磨頭,第一組機1~2組磨頭安裝150 目的拋片,3~8組磨頭安裝300目拋片,8~16組磨頭安裝500目拋片; 第二組機1~4組磨頭安裝1000目拋片,5~10組磨頭安裝2000目拋 片,11~16組磨頭安裝3000目拋片;第三組機1~5組磨頭安裝進口 羊毛拋片進行超精拋增光處理,避免了拋出的產品有漏拋或有刮痕的 缺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墻瓷片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內墻瓷片的制作過程中采用夾層式印花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霍鐮泉,未經霍鐮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030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旋轉活塞式發動機
- 下一篇:用于烯烴聚合的催化劑組分以及由其獲得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