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車載的動態物流信息的監控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33561.0 | 申請日: | 2009-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4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郎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B65G6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葉連生 |
| 地址: | 210003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車載 動態 物流 信息 監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載移動物流信息監控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采用無線移動局域 網絡技術實現物流派送轉發等信息監控的方法。
背景技術
車載貨物運輸是最傳統物流方式之一,目前其高效運作,與現代物流體系接軌, 這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支持。當前流行于該領域信息化技術應用有兩個方面:第 一,應用當前流行的通信網絡技術,每個貨車配發無線收發裝置,將若干個貨車組 織起來,構建一個用于車載貨物運輸的核心信息化網絡;第二,利用該信息網絡為 客戶提供某些增值服務功能。
這兩方面實現的技術途徑:把傳統的車載物流方式和現有商用移動無線互連網 絡相結合而生成的一種新的信息服務功能。但是,這僅僅是為各個車載節點提供一 個通信的平臺而已,提供的服務也僅限于簡單的輔助性的信息服務功能,如為客戶 提供如貨物位置信息等。而主要針對物流的信息監控進而為上層管理服務這樣的核 心功能卻沒有涉及。由此可以看到,當前技術缺乏對車載貨物運輸網絡的下游節點, 即貨車運載貨物本身的信息化處理,這是整個車載物流的網絡系統的信息化水平提 升的關鍵。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車載物流運輸過程中的下游節點,即 貨車節點的信息化監控水平,提出一種具有較強信息化特征的車載動態物流信息的 監控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出的基于車載的動態物流信息的監控方法,包括以下處理 過程:
1)在貨車車廂內部構建一個小型動態的無線局域網絡,網絡中的每一個無線射 頻芯片RF的貨箱節點可在該無線局域網絡中的進行“進”與“出”雙向切換;
2)車載GPS模塊向主控節點發送當前車輛位置信息,主控節點依據GPS信息, 從數據庫中調取貨物派送或轉送的任務電子表單,并將任務表單輸出到顯示終端;
3)在貨物裝卸過程中,無線射頻芯片RF的貨物節點的切換信息經由無線局域 網絡傳送到主控節點進行實時登記行使監控功能;????
4)在貨物裝卸完成后,主控節點統計所有子節點的切換信息,并比較與任務電 子表單是否一致,然后向顯示輸出終端發出此次裝卸任務是否成功的信息提示,如 發生錯誤能夠提交具體的誤操作貨箱的信息報告。
所述步驟1)中車載無線局域網絡具體為:車載無線網絡節點分布呈星型結構, 由一個固定于車上的主節點和若干動態可移動的RF子節點構成,固定于車廂上的中 央控制模塊作為網絡的主節點又稱主控節點,而車廂內部所承載的每只貨箱,作為 網絡的子節點又稱RF貨箱節點,主節點與每個子節點均配備有無線射頻處理芯片。
所述步驟2)具體包括:主控節點在生成任務電子表單之后,將任務表單記錄 映射為RF貨箱節點編號,在貨物轉移過程中,一旦有誤操作,即被轉移的RF貨物 節點不在任務表單上,主控節點會立即產生報警信息提示輸出到顯示終端。
所述步驟3)具體包括:從RF的貨箱子節點到主節點數據信息可通過車載無線 網絡單方向進行傳輸,子節點可快速地在車載無線局域網絡中進行進出雙向切換, 同時子節點進出網絡的切換信息通過車廂內的無線信道快速在主控節點上進行登 記。
有益效果:本發明直接增加了對車載貨物的信息化監控水平。其中車載移動網 絡引入,借助其網絡拓撲的動態特性很完整準確地的刻畫貨物的派送過程,避免了 人為數據輸入、核對等過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動化水平,對物流的管理更加快 捷、準確、實時和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網絡拓撲圖,
圖2是系統功能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整個物流過程中統一以電子貨箱為基本操作單位,基于該方法系統能夠實現對 物流最基本的信息化監控操作。根據地理位置信息,系統自動下達電子派貨貨單; 對車載貨物的派送、轉送實現自動登記監控;能對貨物本身或其周圍環境信息進行 實時收集。
1)車廂內部構建一個小型無線局域網絡。該網絡為星型結構,由一個固定的主 節點和若干個可移動的子節點構成,如圖1所示。其中車載主控制模塊作為網絡的 主節點,而每只貨箱配備無線射頻處理芯片作為網絡的子節點。
2)設計要求所構建的車載無線局域網絡能夠完成貨箱的派送、轉送和告警等信 息的傳送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335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