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固體超強酸催化劑反應分離提取1,3-丙二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28455.3 | 申請日: | 2009-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7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敏;倪進波;邵千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31/20 | 分類號: | C07C31/20;C07C29/92;B01J27/0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葉連生 |
| 地址: | 21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體 強酸 催化劑 反應 分離 提取 丙二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固體超強酸催化劑反應分離提純1,3-丙二醇的方法,特別涉及將發酵絮凝液中1,3-丙二醇以固體超強酸為催化劑,催化醇醛縮合反應,改變化合物的親水性,有效分離提純1,3-丙二醇的方法,屬于1,3-丙二醇的分離提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目前國際上合成纖維開發的熱點,我國已將發展PTT列入“十一五”合纖結構調整規劃,雖然早在1941年研究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時就已成功地在實驗室合成PTT,但直至20世紀90年代PTT生產才進入工業化開發階段,原因是制備PTT的主要原料1,3-丙二醇單體工業化較難,單體價格昂貴。?
目前,1,3-丙二醇的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3種:環氧乙烷氫甲酰化法、丙烯醛水合法和微生物發酵法。微生物發酵法生產1,3-丙二醇以其原料易得、可利用再生資源、對環境友好展示了其美好的應用前景。?
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1,3-丙二醇中,發酵液中除目標產物1,3-丙二醇外,還含有菌體、代謝副產物等。對于醇-水體系的分離,通常是先絮凝過濾除去菌體,然后進行產物分離提取。主要的分離方法主要有:?
1.蒸餾精餾法:將絮凝后的水相采用薄層蒸發器進行蒸餾,高沸點物質如發酵液中的營養鹽類和1,3-丙二醇與水得到分離;最后,通過精餾與短程蒸餾得到1,3-丙二醇(Kretschmann?J,Carduck?F?J,Deckwer?W?D.US?5254467;虎谷,信雄.J?P2002155000A)。?
多效蒸發和精餾結合的方法雖是提取發酵液中1,3-丙二醇一種經典的方法,這種方法得到的1,3-丙二醇純度較高,但由于發酵液中1,3-丙二醇濃度較低,含水80%以上,需要處理的量大,帶來能耗也很大,因此從經濟學方面來說是不劃算的。?
2.液液萃取法:由于1,3-丙二醇的極性較強,其在普通疏水溶劑中的溶解度較小,用物理萃取法往往難以達到滿意的結果。且絡合萃取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向波濤等.清華大學學報[J],2001,41(12):53-55.)。?
3.陽離子樹脂交換法:此方法(Ahmad?K?H等.US20020133049;Hilaly,US6479716)盡管省去了耗能的蒸餾操作,可以有效的回收1,3-丙二醇,但要得到高收率的產品,需要消耗大量的溶劑,同時也引入了循環操作的動力消耗。循環操作極易產生樹脂顆粒之間的磨損,增加裝置的運行成本。?
4.分子篩法:(Corbin?D?R,WO200125178-A;Shiguang?Li,Membrane?Science,2001(191):53-59.)分子篩法與樹脂法相似,都存在單程產率低、耗時較長的缺點。另外,沸石的機械強度與熱穩定性也較樹脂差。?
5.超濾-醇沉法:(修志龍,CN03133584.5;張代佳,過程工程報,2006,6(3):454-457)。這種方法可以使1,3-丙二醇回收率達到80%以上,但此方法在醇沉之前還是需要蒸去發酵液中大量的水分,這樣也增加了分離過程的能耗。?
由于1,3-丙二醇具有兩個羥基,可與醛、酮類物質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可逆醇醛縮合?反應,將其羥基屏蔽,所得環狀縮醛化合物的親水性大大降低,分離有機相,并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通過水解再生手段可得到濃縮提純的1,3-丙二醇。?
在醇醛縮合反應和縮醛水解反應中所用的催化劑有對甲苯磺酸、硫酸、鹽酸等強質子酸、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等。但強質子酸存在著易發生氧化、醇脫水、醚化等副反應,腐蝕設備,污染環境,不能重復使用等問題;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酸強度不夠,催化效果不好,而且反應對樹脂的耐磨性要求很高。因而我們采用固體超強酸作為醇醛縮合和水解的催化劑,固體超強酸作為一種綠色催化劑,具有價廉易得、易與水相反應體系分離、不腐蝕設備、所催化的化學反應條件溫和、產率和選擇性高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烷基化、異構化、酯化、酰基化、聚合以及氧化等化學過程,將固體超強酸用于縮醛反應,催化縮醛縮合與水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845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