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23332.0 | 申請日: | 2009-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177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杜雨茂;杜治鋒;馮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雨茂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K9/28;A61K9/14;A61K9/08;A61K9/10;A61K9/16;A61K9/48;A61P17/10;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 華 |
| 地址: | 713700陜西省涇陽***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口服 中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口服中藥制劑,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中藥制劑及其制 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Acne)是皮膚粉刺、青春痘、白頭、黑頭、紅頭、丘疹、膿皰、囊 腫等一系列過程現象的總稱。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單元的自我限制性疾病。 研究表明,一般發生在青春期并伴隨多種形式的損傷,其發病因素很多,一般 認為主要是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腫大,同時使毛囊、皮脂腺 導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積于毛囊形成脂栓,即粉刺。在無氧環境下,痤瘡丙酸 桿菌等厭氧菌大量增生、繁殖,產生溶脂酶,分離皮脂產生游離酸,刺激毛囊 引起炎癥,致使毛囊壁損傷破裂,淤積的皮脂進入真皮內,從而引起毛囊周圍 程度不等的炎癥反應。此外,遺傳、內分泌障礙、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飲食、高 溫及某些化學因素,對其發生、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雖然痤瘡對健康不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甚至對于觀察者,它的影響可能最 小,但是由于關系到皮膚形象(容貌),所以對年輕人影響很大,給人造成一 定的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現結合相關文獻對近年來臨床常用的痤瘡治療藥物 的應用情況做一概述。
目前用于治療痤瘡的西藥包括口服抗生素(antibiotics)(米諾環素、羅紅 霉素和阿奇霉素)、激素療法(口服避孕藥和螺內酯)、異維A酸、其他口 服藥物(甲硝唑、西咪替丁、丹參酮、維胺酯和口服鋅制劑)。采用化學藥治 療痤瘡存在治標不治本、療效不穩定、容易復發、潛在嚴重不良反應等缺點。 中醫辨證多屬于肺胃熱盛及血熱夾瘀夾痰等,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健脾理氣 化濕,軟堅開瘀導滯為原則。而目前市售的中成藥如烏力礎仁欽,清血敗毒丸, 大敗毒丸等都是一藥治多病,兼治痤瘡。而市售的專治痤瘡的有效藥“豆克”, “清熱暗瘡片”又有以下不足,“豆克零售價98元1盒,可服1周,價格昂貴, 療效也不盡人意”。
“豆克”其組成:二花、公英、當歸、地黃、黃柏、水牛角、羚羊角、沙參、 黃芩,赤芍,珍珠粉等17味。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通脈。主治:痤瘡,兼 治濕疹,皮炎等。該方的組成隊伍龐大,由17味中藥組成,方中分為兩大四 小六類藥物:
清熱解毒類:二花、公英、黃柏、黃芩;
清熱涼血類:地黃、水牛角、赤芍;
平肝息風、涼血解毒類:羚羊角;
補血調經活血:當歸;
清肺化痰、養陰生津類:沙參;
安神明目、生肌、祛斑類:珍珠粉。
還有6味藥不知是屬于哪一類,清熱解毒及清熱涼血類當是治療本病的主 藥及有效藥,其他類似乎對痤瘡作用不大,根據祖國傳統醫學及各地專家治療 痤瘡的經驗報道,也很少用這類藥來治療痤瘡。從功效來看缺少化濕、利濕類 (去油,減少皮膚油脂堆積)及化痰、軟堅散結類,活血的力量也不足,實用 藥不中病(分泌的皮脂,囊腫屬中醫的無形之痰,疤痕膿瘡,結節囊腫又屬痰 瘀互結,非化痰活血祛瘀散結藥不能消除)。
清熱暗瘡片由銀花、大黃、穿心蓮、牛黃、公英、珍珠粉、山豆根、甘草、 梔子、滑石粉等10多味藥組成,根據其作用分為以下幾類:
清熱解毒類:銀花、大黃、穿心蓮、牛黃、公英、梔子、甘草、山豆根(兼 散結作用);
安神明目、生肌祛斑類:珍珠粉;具有涼血散瘀的只有大黃一味,且僅僅 兼有活血散瘀之功;利濕類:滑石粉。本方組方雖精簡,但組方著于清熱解毒, 對于涼血活血類的力量顯然不足,散結類只有山豆根一味,更無化痰類藥,從 其組方觀其療效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味簡廉,功效全面,切中病機,尤其重用白花 蛇舌草調節內分泌,平衡激素水平,塑本清源,治病求本,及加重清肺,通便 涼血活血類的治療痤瘡的口服中藥制劑。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解決的:一種治療痤 瘡的口服中藥制劑,其特殊之處在于按質量比由200g~500g白花蛇舌草, 150g~300g連翹,300g~500g丹參,100g~300g黃芩,100g~300g大黃,200g~ 500g生地黃,100g~400g桑白皮,100g~400g牡丹皮,100g~400g陳皮,300g~ 600g牡蠣,100g~400g白芷組成,制成1000片。
下面對本發明中各味藥在配方中的作用,配方中藥物的配伍關系及君、臣、 佐、使作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雨茂制藥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雨茂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33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止咳嗽液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腳濕氣、疥瘡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