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手足癬的外用藥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21615.1 | 申請日: | 2009-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2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汪世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世龍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 | 分類號: | A61K36/75;A61K36/756;A61K36/904;A61K9/06;A61K9/14;A61K9/12;A61P17/00;A61P31/10;A01N65/00;A01P3/00;A61K31/192;A61K31/496;A61K31/6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佘文英 |
| 地址: | 710075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手足癬 外用 藥劑 | ||
1.一種治療手足癬的外用藥劑,由散劑A、膏劑B、噴劑C三部分組成,其特征是散劑A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苦參220-280份、白鮮皮150-250份、虎杖100-200份、明礬80-120份、水楊酸150-230份、苯甲酸80-130份;
膏劑B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千里光200-300份、黃柏200-300份、烏梅200-300份、硇砂100-200份、酮康唑1.5-5份、月桂氮卓酮10-20份、凡士林330-410份、羊毛脂320-390份;
噴劑C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丁香羅勒油15-35份、蛇床子35-45份、地膚子35-45份、鴉膽子45-55份、藿香35-45份、百部35-45份,土荊皮35-45份、大黃35-45份;
其中散劑A的制備方法是:按處方量稱取各味藥材及原料藥,苦參、白鮮皮、虎杖、明礬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勻,備用;將水楊酸、苯甲酸分別粉成細粉,過100目篩;按處方比例逐漸加入上述混合藥粉中,混合,均勻,即得;
膏劑B的制備方法是:將硇砂、酮康唑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勻,備用;千里光、黃柏、烏梅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濾過,藥渣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為1.20-1.25的清膏;凡士林、羊毛脂加熱融熔后,不斷攪拌,加入月桂氮卓酮繼續攪拌混勻,待溫度降至45-55℃時加入上述清膏攪拌,混勻;加入酮康唑、硇砂細粉,攪拌,混勻,即得;
噴劑C的制備方法是:除丁香羅勒油外,將蛇床子、地膚子、鴉膽子、藿香、百部、土荊皮、大黃藥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為溶媒,以1-3ml/min.kg滲漉,收集4倍漉液、靜置,取上清液;加入丁香羅勒油,攪拌混勻,即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手是癬的外用藥劑,其特征是散劑A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苦參250份、白鮮皮200份、虎杖150份、明礬100份、水楊酸200份、苯甲酸100份;
膏劑B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千里光250份、黃柏250份、烏梅250份、硇砂150份、酮康唑2份、月桂氮卓酮15份、凡士林350份、羊毛脂350份;
噴劑C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制成:丁香羅勒油25份、蛇床子40份、地膚子40份、鴉膽子50份、藿香40份、百部40份,土荊皮40份、大黃4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世龍,未經汪世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2161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