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投切低壓智能電力電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1956.0 | 申請日: | 2009-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8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少峰;王克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克宇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2 浙江省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投切 低壓 智能 電力 電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器產品,即一種軟投切低壓智能電力電容器。
背景技術
低壓供電系統中,由于變壓器、異步電動機、感應電爐、交流電焊機等感性負荷的存在,使功率因數降低,無功損耗增大,造成電能損失,降低了系統的容量。在供電系統中并接補償電容器,把補償電容器適時的投入或切除,可以把負載特性由感性調整到接近純阻性狀態,使功率因數得到提高。可是,在電容器投入或切除的瞬間,由于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零,而電源內阻及線路電阻又趨向于零,此時電源電壓如果處于非零值,特別是處于交流電的高值或峰值,瞬間電流將趨向于無窮大,電流的幅值可能是額定電流的幾十倍,形成合閘涌流。這種合閘涌流的危害性很大,它可以燒蝕投切開關的觸點和電子開關的器件,燒斷電容器內部電極板的引線,對電網產生沖擊,污染電網環境等。為了消除電容投入時的合閘涌流,人們曾采取過多種措施。如在投切瞬間串入電阻和電感限制電流的瞬間幅度,或分組多次投切以減少對電網的沖擊。但這些方法均采用機械裝置或電磁開關來實現,屬于硬投切的范疇,其結構比較復雜,故障率較高,維護難度較大,而其反應靈敏度、動作的準確程度都比較低,難以有效的消除合閘涌流。顯然,要想徹底消除合閘涌流,就必須與之相反,實現電力電容器的軟投切。所說的軟投切就是在電網電壓和電容器端電壓相同時投入,在瞬間電流為零時投入,在流過電容器的電流為零時切除。或者以漸變導通的方式投入,漸變截止的方式切除。因此,研制軟投切的設備是業內人員的迫切希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這種既能提高低壓供電系統的功率因數,又能降低或消除合閘涌流,避免合閘涌流對供電系統和裝備的破壞,且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維護方便的軟投切低壓智能電力電容器,
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研制一種軟投切低壓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點是:這種裝置是由電子開關、單片機及補償電容所構成。補償電容與電子開關相串聯,電子開關與所說的單片機相聯系。工作時,單片機對取樣檢測信號進行分析比較后,向電子開關發出指令,在電壓過零時,對補償電容實施自動投切。
所說的電子開關是由兩個反向并聯的可控硅器件T1和T2組成的無觸點開關,串聯到補償電容C的回路中,T1的觸發信號端S1、S2和T2的觸發信號端S3、S4都連接單片機D。S1、S2和S3、S4是兩組同步但互相絕緣的觸發信號源,由單片微機D的S1和S2控制可控硅T1的導通,S3和S4控制可控硅T2的導通。
所說的電子開關是由兩只反向并聯的可控硅T1和T2組成的無觸點開關,串聯到補償電容C的回路中,T1的觸發信號端S1、S2和T2的觸發信號端S3、S4連接單片機D。T1和T2組成的電子開關與一個繼電器J的觸點K并聯,繼電器J驅動線圈的兩個接線端S5和S6連接單片機D。
所說的電子開關是由一只可控硅T組成的無觸點開關,可控硅T和繼電器觸點K并聯,再與補償電容器C串聯,可控硅T的觸發信號來自單片機D的S1和S2;繼電器的驅動線圈J的驅動電壓由單片機D的s3和s4提供。
所說的電子開關是由反向并聯的兩只IGBT器件T1和T2構成的無觸點開關,電子開關與補償電容C串聯,與一個繼電器的觸點K并聯,T1的觸發信號是從單片機輸出的S1、S2取得,T2的觸發信號是從單片機輸出的S3、S4取得,繼電器的驅動線圈J通過單片機的S5和S6連接。
所說的電子開關是由一個IGBT器件T構成的無觸點開關,電子開關和繼電器觸點K并聯,再與電容器C串聯,IGBT的觸發信號來自單片機D的S1和S2,繼電器的驅動線圈J的驅動電壓由單片機D的S3和S4提供。
所說的單片機采用美國微芯PIC18F4520-1PT44腳芯片。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制成的低壓智能電力電容器,可根據線路的取樣參數控制電容的投切動作,在電網電壓和電容器端電壓相同時投入,在瞬間電流為零時投入,在流過電容器的電流為零時切除。或者以漸變導通的方式投入,漸變截止的方式切除。實現了智能化、程序化控制,投切時電流沖擊小,器件不易損壞,大幅度降低了補償設備的故障率,延長了使用壽命,減少了維護成本,且具有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現場檢修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是第一種實施例的工作時序圖;
圖3是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4是第二種實施例的工作時序圖;
圖5是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6是第三種實施例的工作時序圖;
圖7是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8是第四種實施例的工作時序圖;
圖9是第五種實施例的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克宇,未經王克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19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中豬飼料添加劑
- 下一篇:使用微型柱的地基結構及構成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