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真空顯影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11829.0 | 申請日: | 2009-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7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宗潤福;陳焱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F7/30 | 分類號: | G03F7/3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空 顯影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影技術,具體為一種真空顯影機構。
背景技術
通常的顯影機構,顯影腔體都是敞開式的。顯影工藝是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制造以及微機電系統(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硅通孔(TSV,Through-Silicon-Via)先進封裝技術等生產中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工藝。
在MEMS、TSV器件顯影工藝中,因為基片上已有作好的圖形,多為較深的溝槽結構及深孔,此時在顯影過程中由于溝槽或深孔底部積聚有空氣,顯影液噴灑到基片表面后在溝槽、深孔底部容易形成氣泡,這樣就會造成顯影不足甚至顯不到的情況。如果單純增大液量或顯影時間,則可能出現部分區域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空顯影機構,解決現有技術在已有圖形的基片表面進行曝光后,顯影時容易出現圖形底部顯影不足甚至顯不到等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真空顯影機構,該真空顯影機構設有主軸、承片臺、噴頭、上蓋、顯影腔體,上蓋和顯影腔體扣合,上蓋和顯影腔體之間加有密封圈;承片臺和承片臺底部的主軸連接,主軸和顯影腔體間裝有密封圈,顯影和清洗的噴頭裝在上蓋上。
所述的真空顯影機構,噴頭一端伸至上蓋內側,與承片臺上的基片對應,噴頭另一端連接供液管路。
所述的真空顯影機構,上蓋外側連接氣缸,上蓋的開合由氣缸驅動。
所述的真空顯影機構,顯影腔體接有排液管路、真空管路、氮氣管路和大氣管路,在各管路上分別設有閥門。
所述的真空顯影機構,基片通過真空吸附在承片臺上,真空吸附的管路穿過主軸和承片臺至基片底部。
所述的真空顯影機構,在顯影時,該真空顯影機構的顯影腔體為真空腔體,顯影工藝過程在真空環境下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真空顯影機構,在真空環境下加快氣體排出,使得顯影液能夠充分和基片接觸,保證了良好的顯影效果。
2、本發明設計了帶上蓋的密閉顯影腔體結構,可以實現在真空環境下顯影,以使顯影液能夠充分和基片接觸,使溝槽或深孔結構也能得到良好的顯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圖2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為主視圖;圖2為側視圖。
圖中,1主軸;2密封圈;3承片臺;4噴頭;5密封圈;6供液管路;7上蓋;8顯影腔體;9閥門;10氣缸;11基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發明真空顯影機構主要包括:主軸1、密封圈2、承片臺3、噴頭4、密封圈5、供液管路6、上蓋7、顯影腔體8、閥門9、氣缸10、基片11,上蓋7和顯影腔體8緊密的扣在一起,上蓋7和顯影腔體8之間加有密封圈5,防止漏氣。為了保證噴液時顯影腔體8的密封,顯影和清洗噴頭4裝在上蓋7上,上蓋7一扣到顯影腔體8上,噴頭4就處于工作位,可以按照設定好的程序噴灑顯影液和清洗液,噴頭4一端伸至上蓋7內側,與基片11對應,噴頭4另一端連接供液管路6。上蓋7外側連接氣缸10,上蓋7的開合由氣缸10驅動。顯影腔體8底部及側面接有排液(EXH)管路、真空(VAC)管路、氮氣(N2)管路和大氣管路,在各管路上分別設有自動閥門9,控制各管路的通斷。承片臺3和承片臺3底部的主軸1連在一起,為了保證主軸旋轉狀態下不會泄露,主軸1和顯影腔體8間也裝有密封圈2。基片11通過真空(強于顯影腔體真空)吸附在承片臺3上,真空吸附的管路可以穿過主軸1和承片臺3至基片11底部。
在工作狀態下,基片11吸附在承片臺3上,上蓋7扣下后,排液(EXH)管路、氮氣(N2)管路和大氣管路上的閥門關閉,真空(VAC)管路上的閥門9打開,將顯影腔體8內抽真空。在顯影時,該真空顯影機構的顯影腔體為真空腔體,顯影工藝過程在真空環境下完成。當達到設定值時,停止抽氣,按設定要求噴顯影液、清洗液完成顯影工藝。然后,將排液(EXH)管路上的閥門打開,同時顯影腔體8內通入一定量氮氣之后,關閉氮氣(N2)管路上的閥門。最后,打開大氣管路上的閥門,以平衡內外壓力方便開蓋。
本發明裝置可作為核心模塊嵌入全自動或獨立式半自動顯影設備中,用于MEMS、TSV顯影工藝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18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