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殼寡糖螯合鋅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1019.5 | 申請日: | 2009-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9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秀武;王卓;金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30 | 分類號: | A23L1/30;A23L1/304;A23K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29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寡糖 螯合鋅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殼寡糖螯合鋅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鋅是體內40多種金屬酶的組成成分和200多種酶的激活因子,廣泛參與核酸和蛋白質合成、能量代謝、氧化還原、細胞與體液免疫過程。目前添加到食品和動物飼料中的鋅以硫酸鋅、氧化鋅等無機鋅源為主,但是無機鋅利用率過低所以90%的鋅都在糞便中被排出體外,不僅浪費嚴重而且污染環境。近些年很多報道表明氨基酸金屬螯合物能顯著提高金屬元素利用率。
殼寡糖(Chitosan?oligosaccharide)也稱幾丁寡糖,學名為β-1,4-寡聚-葡萄糖胺,被稱為“生命的第六要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帶有游離氨基堿性基團的陽離子動物纖維物質。研究證明:殼寡糖不但具有提高免疫,促進肝脾抗體形成,增殖雙歧桿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的功效,還有促進鈣等礦物質吸收的作用,是一種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但目前尚未見到利用殼寡糖和無機鋅為原料制備殼寡糖螯合鋅的相關報道。本發明的物質有望作為食品或飼料添加劑以提高鋅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本項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殼寡糖螯合鋅及其制備。殼寡糖螯合鋅與無機鋅相比能提高鋅的利用率,它不僅可以作為食品以及飼料中的鋅源,同時還能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殼寡糖,即可發揮各自的生理活性,二者又具有協同效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殼寡糖螯合鋅:其特征為混合組份,平均分子量約為3000-4000,脫乙酰度>90%,由于殼寡糖分子中含有大量游離-NH2,且-NH2鄰位是-OH,可借氫鍵,也可借鹽鍵形成具有類似網狀結構的籠形分子,從而對金屬離子有著穩定的配位作用。殼寡糖與Zn2+配位形成的殼寡糖螯合鋅,其結構通式片段如下:
殼寡糖螯合鋅可延葡聚糖胺鏈方向和葡聚糖胺鏈垂直方向延伸形成二維結構。
所述殼寡糖螯合鋅的制備,反應條件為常溫常壓,其步驟如下:
1、將殼寡糖和硫酸鋅分別制成質量濃度比為2∶1的等體積水溶液。如:殼寡糖濃度為4%和硫酸鋅濃度為2%的水溶液各25ml。
2、把殼寡糖和硫酸鋅水溶液等體積混合,然后用質量濃度為1%的氨水調至pH6.0-7.0。
3、把螯合反應后的混合溶液抽濾,用蒸餾水將沉淀物沖洗1-5次。
4、將沉淀物烘干去除水分。
5、獲得土黃色粉末狀固體即為殼寡糖螯合鋅。
6、取少量殼寡糖螯合鋅放入常用有機溶劑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中,結果發現殼寡糖螯合鋅均不溶。
附圖說明
圖1是殼寡糖螯合鋅和殼寡糖的紅外光譜比較圖,圖中線a代表殼寡糖,線b代表殼寡糖螯合鋅。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例對本項發明提供的殼寡糖螯合鋅制備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稱取1g殼寡糖,0.5g氯化鋅分別放入燒杯中,各加入25ml蒸餾水后攪拌溶解,然后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充分攪拌并通過1%濃度的氨水溶液調節ph值緩慢上升至6.0-7.0,大約經數分鐘的螯合后,抽濾,并用蒸餾水沖洗1-5次,除去殘留的濾液,將沉淀物置于70℃的烘箱中5-6小時除去水分后得到綠色粉末狀固體即為殼寡糖螯合鋅。
圖1所示,經紅外光譜測定氯化鋅與殼寡糖反應后,位于約600cm-1處,-NH2吸收峰變弱,說明殼寡糖分子中的-NH2參與了螯合反應;位于仲羥基1079cm-1向高頻位移且明顯減弱,說明-OH也參與了螯合反應;位于1600cm-1左右的-C=O鍵的雙峰消失,也說明了-C=O雙鍵與金屬離子螯合,形成了-C-O-Zn。紅外光譜試驗結果表明殼寡糖與鋅離子形成了穩定的螯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師范大學,未經遼寧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10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