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軸七檔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DCT傳動系在審
| 申請號: | 200910010029.7 | 申請日: | 2009-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57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兆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兆豐 |
| 主分類號: | F16H3/10 | 分類號: | F16H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4遼寧省沈陽市和平***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軸七檔雙 離合器 汽車 自動變速器 dct 傳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機動車變速裝置,特別是一種三軸七檔雙動力汽車自動 變速傳動系。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生產和使用的機動車變速器完全是手動結構變速器,技術落后,雖然 有些汽車廠家組裝有自動變速整車,但自動變速器完全依賴進口。近年來出現 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DCT、它是在手檔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雖然有很多優點, 但也有不足之處、它的雙離合器結構是大離合器套小離合器,且有兩個輸出軸, 同樣是出軸套細軸,動力輸出也是兩根軸,這樣四軸構成六檔,大套小出套細、 必然造成加工上一些不必要的高精度,增加工序、組裝復雜、維修困難、浪費 工時、加大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軸七檔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傳動系。目前國 外較為先進的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DCT是四根軸六個檔位、17個齒輪、重 量90公斤、外型長度369毫米。本實用新型是三根軸七個檔位13個齒輪、重 量65公斤、外型長度360毫米,減少一根軸、兩個軸承、四個齒輪、重量減少 25公斤。減少零件即減少故障,減少磨損、噪音,提高壽命降低成本,外形小、 重量輕、裝車方便快捷、啟動快,節能降耗。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設置有變速器主軸,變速器 中間軸及動力輸出軸。其特征是:變速器主軸及動力輸入端、裝有離合器的主 動鏈輪,通過無聲鏈傳動安裝在中間軸上的離合器。主軸末端安裝另一組離合 器、通過無聲鏈分別帶動中間軸旋轉。中間軸上設有三、四、五、六檔換檔齒 輪,變檔后由被動齒輪分別傳輸給動力輸出軸。動力輸出軸末端設有二、三、 七檔變速齒輪,這七種檔變速時、一、二兩檔為同一對齒輪,三、四兩檔為同 一對齒輪,五、六兩檔為同一對齒輪,其特征是:一檔升二檔、三檔升四檔、 五升六檔分別是由相同質量不同速比的兩個離合器交替切換實現的。最后一至 七檔的動力是通過動力輸出軸與齒輪驅動差速器半軸帶動車輪旋轉從而實現七 種不同的速度前進。
本發明的有點是:比國外同類雙離合器DCT少一個軸、多一個檔位,少兩 個軸承四個齒輪、重量輕25公斤。減少零件即減少故障,減少磨損、噪音,提 高壽命降低成本,多檔位、縮小檔距運行平穩、節能降耗。
附屬說明
圖1是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離合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2具體結構如下變速器主軸15的輸入端、固定安裝離合器B主動 鏈輪14,末端固定安裝離合器A外摩擦片輪鼓33,滾動安裝主動鏈輪9與同體 內摩擦片盤鼓30。
變速器中間軸固定安裝被動鏈輪2;滾動安裝五、六檔主動鏈輪4;固定的 三、四、五、六檔滑套外齒輪27;滾動的三、四檔主動齒輪7;固定的一、二 檔的主動齒輪8;倒檔主動齒輪18;固定的七檔主動齒輪11;滾動的離合器B 被動的鏈輪17及同體內摩擦片盤鼓30;固定的外摩擦片33。
動力輸出軸1上安裝有固定的五、六檔被動齒輪28;固定的三、四檔被動 齒輪25;滾動的一、二檔被動齒輪24;固定的一、二、七檔滑套外齒輪22;滾 動的七檔被動齒輪20;固定的動力輸出齒輪19。
工作原理:怠速階段發動機帶動變速器主軸15上的固定的離合器B主動鏈 輪14旋轉,通過其相連的無聲鏈16傳動離合器B的被動鏈輪17及同體內磨擦 片盤鼓30滾動旋轉。
當掛一檔時,由油泵13提供壓力油至一、二、七檔換檔油缸12,推動換擋 撥叉向左撥動一、二、七檔內齒滑套21使其一、二、七檔滑套外齒輪22與一、 二、七檔被動齒輪24銜接。此時由油泵13提供壓力油至離合器B油腔34見圖 2使活塞35軸向推擠內摩擦片32與外磨擦片31緊密吻合由旋轉中的內摩擦片 盤鼓30帶動外磨擦片輪鼓33與中間軸同步旋轉。固定在中間軸3上的一、二 檔齒輪8傳動到捏合的一、二檔被動齒輪24與其銜接的一、二、七檔滑套外齒 輪22旋轉。由動力輸出軸1上的動力輸出齒輪19輸出動力。
二檔:從一檔升至二檔,只要切換到離合器A做功即是二檔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兆豐,未經郭兆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00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光互補照明裝置
- 下一篇:從含銅氧化礦中提取銅的工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