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缸壓縮循環的全封閉轉子式制冷壓縮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03154.5 | 申請日: | 2009-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9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吉阿明;童夏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童夏民;吉阿明 |
| 主分類號: | F04C29/04 | 分類號: | F04C29/04;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 循環 封閉 轉子 制冷 壓縮機 | ||
1.一種冷缸壓縮循環的全封閉轉子式制冷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低壓吸氣側汽缸壁面定義為冷缸(12),冷缸(12)與缸體(5)之間有冷缸隔熱層(13)隔熱;高壓排氣側汽缸壁面定義為熱缸,熱缸在配置冷卻流道后成為冷卻塊(8),冷卻塊(8)與缸體(5)之間有冷卻塊隔熱層(9)隔熱;冷卻塊(8)的冷卻流道包括分別各自連接冷卻導管(26a、26b)的入口孔和出口孔,冷卻流道分布于入口孔和出口孔之間,冷卻導管(26a、26b)在殼體(23)外分別引入和引出冷卻流體,冷卻導管(26a、26b)外壁與殼體導管(25)內孔之間由隔熱管(24)隔熱,冷卻流體為機組的分流制冷劑;?
汽缸上、下蓋(19、29)的氣室壁面分別有氣室隔熱圈(27、32)隔熱,氣室隔熱圈(27、32)的外圓由汽缸壁面向外延伸以覆蓋冷卻塊(8)為限、內圓以覆蓋氣室內圓為限;在氣室運動部件滾動轉子(31)的外圓與主軸(20)中心線的最近距離為R時,氣室隔熱圈(27、32)的內圓半徑≤R;滾動轉子外圓表面(43)和滑片(55)表面有耐磨的隔熱材料,氣室隔熱圈(27、32)采用耐磨隔熱材料;?
冷缸(12)、冷卻塊(8)與缸體(5)連接處的外側,分別等距離分布一段圓弧形外隔熱層(11),冷卻塊隔熱層(9)在滑片槽(4)處向左下方傾斜以減小冷卻塊(8)在滑片槽(4)的面積;所述入口孔為入口螺孔(14),所述出口孔為出口螺孔(15),各自為冷卻導管(26a、26b)的接口,位于冷卻流道上、下對應的兩個流道插片(16)構成多個U形相互串聯的連續通道,上、下端面的兩條焊縫(17)固定和密封冷卻流道;?
汽缸上蓋(19)的主軸承孔油槽(18)在上端口處連接一段螺紋油槽(37),與其對應的汽缸下蓋的副軸承孔油槽(28)在下端口處連接一段螺紋油槽(59);主軸(20)的中心油孔在螺紋油槽(37)的上方位置用軸塞(50)封閉,主軸(20)上部的主軸上油孔(54)在螺紋油槽(37)的下方位置;在彈簧(56)右側的殼體(23)上設U形油管(57)通向底部的浸油室;汽缸上、下蓋(19、29)在滑片油孔(3)的上、下方分別有半圓孔(39),以貫通滑片油孔(3)的油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缸壓縮循環的全封閉轉子式制冷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吸氣隔熱管(34)用柔性隔熱材料制成,吸氣管(35)用硬質金屬管制成,過盈推入吸氣隔熱管(34)內,使吸氣隔熱管(34)外壁與缸體(5)上的吸氣孔(1)、吸氣導管(33)內孔脹緊,吸氣導管(33)為銅管、在其外壁用尖角鈍口滾輪施加向心力使勒管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冷缸壓縮循環的全封閉轉子式制冷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氣室隔熱圈(27、32)具有耐磨隔熱陶瓷的涂層,汽缸上蓋(19)和/或汽缸下蓋(29)的排氣孔鑲金屬套管(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童夏民;吉阿明,未經童夏民;吉阿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315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