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38230.1 | 申請日: | 200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029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韓梅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梅玲 |
| 主分類號: | A61J3/10 | 分類號: | A61J3/1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韓曉斌 |
| 地址: | 223002江蘇省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釋 藥片 激光 打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打孔裝置,尤其是工業化生產的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屬于制藥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控釋藥物又叫滲透泵制劑,是一種在表面包有半透膜的緩釋片狀制劑。通常需在半透膜上打出釋放微孔,當制劑被服用后,體液中的水分可穿過半透膜進入制劑內芯,制劑內芯中的推進劑吸收水分子后開始膨脹產生泵幫效應--壓力,同時制劑開始溶解,壓力的增加迫使溶解的藥物通過半透膜上已打出的釋放微孔緩緩釋放出來并擴散進入人體,達到穩定控制釋放藥物的目的,因此半透膜上面的釋放微孔對于滲透泵制劑的釋放質量至關重要,實驗證明控釋藥物的釋放速率與釋放微孔的面積成正比。檢索發現中國專利99103576.3“高速滲透泵激光打孔機”、02283653.5“一種雙室滲透泵控釋片激光打孔裝置”和03270284.1“全自動雙室滲透泵控釋片激光打孔裝置”,專利文件公布的激光打孔裝置的共有特點和效果是:1.激光打孔的方向和位置靜止固定,通過移動或翻動藥片完成對藥片雙面打孔,因此需配置移動或翻動藥片的機械裝置,整個激光打孔機械裝置結構復雜;2.激光打孔時刻,藥片需短時靜止不動,不能形成連續生產;3.激光光束不可調控,因而無法調控藥片上的釋放微孔孔徑。200610096440.7專利文件公布的激光打孔裝置結構設計合理,打孔速度較快,但由于是采用軌道方式進行藥片輸送,所以對藥片尺寸要求高,生產運行中易出現夾藥,堵塞等現象,打孔速度不能達到每分鐘20片以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簡化裝置,降低成本,實現對控釋藥片連續精確的雙面打孔,以及控制打孔孔徑,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包括藥片排序機構、輸送機構和激光打孔機構,藥片排序機構的出料口連接輸送機構的接料口,在輸送機構的輸送帶上下分別安裝激光打孔機構,所述的激光打孔機構依次由激光器、光學轉換器、光學聚焦器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中,所述輸送機構為電機驅動的皮帶,皮帶上分布藥片槽,藥片槽的中間設激光穿透孔。
本實用新型的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中,皮帶中間有允許激光通過的透光縫。
本實用新型的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中,在輸送機構的皮帶上方安裝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中,藥片排序機構為振動出料盤或旋轉出料盤。
本實用新型的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中,在皮帶的下方安裝激光器/光學轉換器和光學聚焦器,在皮帶的上方安裝光學傳導器和光學聚焦器。
藥片由藥片排序機構進行排序,向出料口處運行,通過出料口依次有序地進入輸送機構的皮帶上的藥片槽內,或各藥片有序地跨臥在皮帶的透光縫上,在此過程中,傳感器對藥片正反面的色澤進行檢查,若確認藥片處于光學聚焦器位置時,傳感器控制激光器發出激光,同時控制光學轉換器進行角度變化,使自激光器發出的激光傳導至光學聚焦器,將激光能量在藥片表面匯聚而實現打孔;或自激光器發出的激光經光學傳導器傳導至皮帶上的光學聚焦器實現打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輸送機構的皮帶上有藥片槽或透光縫,藥片跨臥在皮帶之上,藥片運行穩定,有利于提高生產速度,不會出現以往軌道式輸送時出現的因藥片尺寸大小波動和誤差而造成的堵塞和不暢,對藥片的機械損傷較少,藥片上下跳動較小,有利于激光聚焦的準確調整;2、裝置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對不同尺寸藥片適度性好,打孔參數變化小,有利于提高藥片釋放速率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之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之二示意圖。
圖3為圖1的輸送機構示意圖。
圖中:1藥片排序機構,2藥片,3輸送機構,3.1電機,3.2皮帶,3.3藥片槽,3.4透光縫,3.5透光孔,4激光器,5光學轉換器,6光學聚焦器,7光學傳導器,8光學聚焦器,9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控釋藥片激光打孔裝置包括藥片排序機構1、輸送機構3和激光打孔機構,藥片排序機構1的出料口連接輸送機構3的接料口,在輸送機構3的輸送帶上下分別安裝激光打孔機構,所述的激光打孔機構依次由激光器4、光學轉換器5、光學聚焦器6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梅玲,未經韓梅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82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