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回轉車的驅動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6920.6 | 申請日: | 2008-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46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許美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美燕 |
| 主分類號: | B62K17/00 | 分類號: | B62K17/00;B62M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轉 驅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驅動機構,特別是指一種可產生反復回轉運動,并通過單向傳動機構帶動車輪,進而驅動車體前進的回轉車的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一般滑板車的驅動方式不外傳統的腳力驅動及近年來發展的電動驅動兩種方式。前者的腳力驅動是指由使用者單腳站立在站板上,并以另一只腳施力踩踏地面即可推動車輪滾動并驅動滑板車前進。而電動驅動者則是在滑板車上裝設蓄電池及電動馬達,以蓄電池供應電動馬達所需電力,再以電動馬達提供的動力驅動滑板車體。
以上述二種驅動方式而言,傳統的腳力驅動方式由于必須頻繁的踩踏地面以推動車體前進,故在踩踏地面時,極容易有誤踩踏在泥濘或積水處的意外,嚴重者更會因為踩踏地面時過于大意而有絆腳,甚或產生碰撞等意外,可見所述驅動方式實有安全性方面的顧慮。而電動驅動方式雖通過電動馬達驅動而無須以腳踩踏故較無安全性的顧慮,但蓄電池的蓄電量有限,導致電動馬達續航力有限,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再加上蓄電池需不時充電,故更具有耗費能源的缺點。
有鑒于上述兩種驅動方式各有其缺點有待改進,本創作人特地研發一種迥異于前述兩種驅動方式的驅動機構,使用者不需頻繁踩踏地面提供前進動力,也不需電動馬達驅動車體前進,只需站立在車上踩踏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即可順利驅動車體順利前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回轉車的驅動機構,其可產生反復回轉運動,并通過單向傳動機構帶動車輪,進而驅動車體前進。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回轉車的驅動機構,其包含回轉車及至少一組驅動機構,其中:回轉車的車體末端設有至少一踏壓板及至少一后輪,踏壓板底端凸設一凸輪塊,凸輪塊一端以轉軸樞設于車體上,凸輪塊另端則設一連桿,而后輪則以軸桿架設于車體下方;驅動機構則包含一復位裝置及一傳動裝置及一外殼,復位裝置包含一傳動齒輪,傳動齒輪是利用固定軸架設于車體上,其外側設有一線槽,線槽內繞設一拉繩,拉繩另端是與踏壓板的連桿連結,所述傳動齒輪是呈中空狀,其內部設至少一組渦型彈簧,渦型彈簧內端是固設于固定軸,外端則固設于傳動齒輪內壁面;一傳動裝置,傳動裝置是套設于后輪的軸桿上,傳動裝置與軸桿之間設一軸承,傳動裝置具一被動齒輪及一單向傳動單元,被動齒輪與復位裝置的傳動齒輪嚙合,且被動齒輪可帶動單向傳動單元,所述單向傳動單元并與后輪結合而可驅動回轉車的后輪作單向轉動;及一對外殼,所述對外殼是呈內空狀而可供復位裝置及傳動裝置裝設其中。
據上所述的回轉車的驅動機構,其中,所述回轉車的車體末段下方是可固設一對延伸架,所述的一對延伸架是與踏壓板的連桿一同固設于車體上,所述的一對延伸架是分別位于驅動機構與后輪的外側,且驅動機構及后輪是固設于所述的一對延伸架之間。
據上所述的回轉車的驅動機構,其中,所述回轉車的后輪于朝向單向傳動單元一側成型復數個插孔,而單向傳動單元朝向后輪一側是凸設有復數支插銷,且所述復數個插銷是插設于后輪的插孔,使單向傳動單元與后輪結合并可驅動后輪同步轉動。
據上所述的回轉車的驅動機構,其中,所述單向傳動單元是一棘輪組,所述棘輪組包含同軸設置的內環部與外環部,所述內環部是與被動齒輪結合而可同步正逆轉,內環部的外環面成型復數凹槽,每一凹槽中則設有受簧片抵頂的圓弧銷;所述外環部則與后輪結合而可同步轉動,外環部的內環面成型有齒槽,且內環部的圓弧銷是可外張抵制于外環部的齒槽槽壁,使內環部驅動外環部作單向傳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僅無發生絆腳或碰撞等意外,更因無須使用電力驅動而可節省能源并達環保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回轉車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回轉車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回轉車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A方向剖視示意圖;
圖5是圖3的B-B方向剖視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踏壓板下壓狀態的動作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踏壓板上揚狀態的動作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美燕,未經許美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69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行車踏板曲柄與踏板心軸組合改良結構
- 下一篇:半金屬摩擦片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