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6150.5 | 申請日: | 2008-10-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505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留起;韓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兵華 |
| 主分類號: | F02M37/00 | 分類號: | F02M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58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缸四 沖程 柴油機 自動 放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柴油機相關的產品,尤其是指有關節省柴油、保護 環境的產品,更為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 置。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本實用新型應分為F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單缸四沖程柴油機的放氣方法是:向空油箱內加入柴油,然后 由工作人員用扳手將噴油泵上的螺栓(輸油管管接螺栓)擰松,使混雜在燃油管 道中的空氣放出,待流出的柴油不帶氣泡時再擰緊螺栓,放氣工作完畢。本技術 的不足在于:放氣步驟必須由工作人員操作完成,而且還要放掉一些柴油,造成 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在不用工作人員操作 的情況下,可以自動放氣的、不再需要放掉一部分柴油的、減少對環境污染的 一種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包括油泵總成1、油箱7。主要特點在于:
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還包括油泵進油管2、通心螺栓3、放氣管4、第一 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
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的一端通過通心螺栓3固定在所述的油泵總成1上。
所述的放氣管4的一端通過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擰于所述的通心螺栓 3的頂部。
所述的放氣管4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擰于所述的油箱7 的頂端上。
在具體實施例中:
所述的通心螺栓3沿其軸向有一個通孔17。
在所述的通孔17的靠上部分設有通孔螺紋22。
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中部垂直于通孔17軸向的方向上,對稱地分別設 置左橫向孔16和右橫向孔16′。
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的螺紋24與所述的通孔螺紋22相嚙合。
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上均開有T形 孔18。
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分別設有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上分別設有進油管端 頭上孔23和進油管端頭下孔23′。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的內部均設有進油管端 頭準球形空間21。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的一側均連有進油管內 管15。
所述的進油管端頭上孔23和進油管端頭下孔23′的孔徑相同且大于通 心螺栓3的外徑。
所述的放氣管4分別設有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上均設有放氣管端頭上 孔26和放氣管端頭下孔26′。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的內部均設有放氣管端 頭準球形空間25。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的一側均連有放氣管內 管20。
所述的放氣管端頭上孔26和放氣管端頭下孔26′的孔徑相同且大于第 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的外徑。
在所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油泵總成1之間設有第一油密封圈8。
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和進油管左端頭14之間設有第二油密封圈9。
在所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通心螺栓3之間設有第三油密封圈10。
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放氣管左端頭19之間設有第四油密 封圈11。
在所述的放氣管右端頭19′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之間設有第五油密 封圈12。
在所述的放氣管右端頭19′和油箱7之間設有第六油密封圈13。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在柴油機進油口—油泵總成處 與油箱頂端之間安裝一放氣管,將原有的進油管管接螺栓改用通心螺栓連接,用 與通心螺栓相匹配的放氣管管接螺栓把放氣管的一端與通心螺栓的頂部連接, 再把放氣管的另一端與已做好放氣口的油箱頂部的放氣口用放氣管管接螺栓連 接。本實用新型在不用工作人員操作的情況下,可以自動放氣。不需要放掉一 部分柴油,既節約了柴油又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其中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油泵進油管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兵華,未經韓兵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61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體自動灌裝升降臺
- 下一篇:拆袋機自動卸空袋吊具裝置





